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5-02 累计次数: 字体:[ ]

通政办发〔2017〕6号   2017年1月22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通市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职责,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方案

  为扎实有效推进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支撑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管理办法》和《江苏省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推进方案》,结合我市知识产权和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布局能力为重点,以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布局,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二、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工作思路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不断优化”的原则,结合南通“3+3+N”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实际,开展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源调查统计,摸清知识产权资源与产业资源、创新资源配置现状,通过各类资源匹配度分析研究,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布局试点,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装备产业、高端纺织产业为突破点,深入推进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作,不断优化知识产权资源配置、资源集聚政策,形成重点产业资源配置网络,建立服务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布局长效机制。

  (二)主要目标

  到2018年,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支撑体系初步建立,知识产权资源调查统计及匹配度分析全面完成,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高端纺织等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资源与各类创新资源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经济发展有效匹配的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机制基本形成。

  ——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各责任部门分工配合,形成市县联动、协同推进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产业联盟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布局工作格局。

  ——政策体系基本建成。建立健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产权资源配置导向目录,引导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向重点产业领域集聚。优化知识产权、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政策,形成各类政策协同支持知识产权科学合理布局,促进知识产权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构建汇集创新、产业和知识产权等资源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南通市知识产权地理信息系统。培育发展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分析和布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形成一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分析和布局专家团队,有效支撑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工作顺利开展。

  三、重点任务

  (一)开展知识产权资源调查分析

  开展全市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源调查,形成知识产权资源分布状况报告。以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高端纺织等产业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度和分布状况调查,形成相关产业知识产权资源分布状况报告。开展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调查,对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和高端纺织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科技、产业、财税等政策进行梳理,形成政策建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工商局、文广新局、统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二)实施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综合评价

  面向南通市产业集聚区、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等,从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保护等方面开展知识产权资源、创新资源、产业资源之间的匹配度研究,包括知识产权创造潜力与创造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知识产权区域创造与运用之间的匹配关系、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与运用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知识产权资源与其他资源匹配度等。在此基础上,对全市知识产权布局情况进行量化评价,找准知识产权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明确知识产权资源科学合理布局的方向。重点围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装备产业、高端纺织产业,开展国内外知识产权分布状况对比分析,综合评价产业知识产权布局价值和布局质量。〔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农委、工商局、文广新局、统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三)建立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机制

  根据知识产权资源调查分析和布局综合评价,形成知识产权资源配置导向目录。围绕导向目录开展现有科技、产业和知识产权政策适应性研究,提出知识产权促进产业高端发展的政策建议。市有关部门根据政策建议,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创新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和推动创新资源向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集中,加快知识产权的流转与运营,推动知识产权资源合理布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四)建设知识产权地理信息系统

  以南通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专利信息检索平台等创新要素信息汇聚平台为依托,对全市知识产权资源数据、创新资源数据、产业资源数据、企业信息、地理信息等进行采集、整理,建成知识产权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农委、工商局、文广新局、统计局,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五)加强知识产权区域布局支撑条件建设

  推动海工装备产业与智能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与相关高校院所、服务机构,联合建立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团队。引进培养一批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的专业人才团队,打造一批涵盖知识产权、产业、经济、科技等多领域的综合人才,建立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专家信息库。建立知识产权资源布局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不同区域和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报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农委、工商局、文广新局、统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六)推进海工装备、智能装备、高端纺织产业知识产权布局

  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装备产业、高端纺织产业为重点,深入开展专利导航工作,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规划,建立南通海工装备产业、智能装备产业、高端纺织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立专利共享和联合防御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发展策略;集成区域专利导航数据,群建群用、协作共享、专案管理、多方联动,建成南通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装备产业、高端纺织产业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平台。支持重点企业开展专利微导航,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联合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开展集成创新,在主要技术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依托重点产业及龙头企业,试点专利储备运营项目,建立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高端纺织产业专利运营平台和运营基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经信委、财政局、工商局、文广新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开展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意义重大,必须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要深化与省知识产权局的合作,争取全方位的支持。强化市政府知识产权联席会议职能,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部署和监督指导,更好地凝聚各部门和单位的智慧和力量,合力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各责任单位要把试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工作责任制,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和措施,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市财政优化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各责任单位管理的市级项目资金要为试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成立由多领域专业人才组成的专家组,强化对试点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市知识产权局要发挥牵头作用,对本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重大事项及时向市政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