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三创”载体建设的若干意见
来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3-08-20 累计次数: 字体:[ ]

通政发〔2013〕42号  2013年7月14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优化全市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以下简称“三创”载体)规划布局,加快“三创”载体建设步伐,丰富“三创”载体建设内涵,充分发挥“三创”载体对新兴产业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要求,坚持“三创”载体建设服务于产业未来发展、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于经济增长的目标,努力将“三创”载体建设成为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促进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的平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意的示范基地,为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16年,按照“一区一产业、一区一特色”的总体要求,围绕本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定位,构建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新兴产业培育与科技金融结合为核心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

  (一)“三创”载体总量迅速增长。实现各县(市)、区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0万平方米以上“三创”载体建设全覆盖,全市新建成“三创”载体300万平方米以上。

  (二)内涵质量不断提升。强化载体产业创新辐射功能,每个“三创”载体至少建立3个以上高层次科研院所或公共技术平台,到2016年全市“三创”载体内新建高层次产业技术研究院所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个以上。

  (三)科技企业与人才快速集聚。“三创”载体内入驻科技企业3000家以上,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

  (四)专业化特色更加突出。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性“三创”载体,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0家以上。

  (五)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全面增强。搭建一批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引进一批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集聚一批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风险资本对接,新增专注于园区企业和项目的天使投资机构5~6家。

  三、重点任务

  (一)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围绕各类园区的发展定位,按载体面积达30万平方米以上、各功能平台区域相对集中(1平方公里以内),并预留1000亩左右的产业化基地的总体要求,高点定位,制订载体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和加速等创业平台,工业设计、软件开发、文化创意等创意平台。如东、启东、崇川、港闸、南通开发区要尽快确定30万平方米“三创”载体建设的整体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明确目标,加快建设。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按每年新增载体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四年建成30万平方米的总体要求,确定载体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目标,将资金筹措、用地审批、拆迁、建筑施工、功能平台建设等目标任务按时序进度要求,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快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海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海安高新创业园、如皋科技城创业中心、海门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南通高新区科技城等载体建设,尽快启动二、三期工程,全面完成建设目标。

  (三)筑巢引凤,提升内涵。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打造一批创新平台。把吸引中科院系统的研究院所、“211”工程系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机构落户载体作为工作重点,各“三创”载体建成以应用技术开发为主的重大研发机构1~2家,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3个。以吸引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加快打造一批创业平台。围绕新兴产业“3+4”重点产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需求,各“三创”载体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2个,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0名以上。以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加快集聚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企业。把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培育种子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培植一批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科技型企业集群,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示范。以创建国际化、人文化、开放式的“三创”载体为目标,围绕应用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优化配置资源,打造优美的环境,使生活配套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人性化。

  (四)突出重点、强化功用。各地要结合产业基础和现实优势,集成资源,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三创”载体。重点支持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瞄准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新的苗子和种子产业,加快引进和打造重大产业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海安县瞄准新能源、新材料、动漫设计、软件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推进海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海安高新创业园建设;支持如皋市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重点推进如皋科技城创业中心建设;支持如东县以为洋口港产业开发提供科技支撑为重点,加快推进如东科技城建设;支持海门市围绕省级高新区的创建,以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建设;支持启东市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海工船舶等产业升级为方向,加快推进启东创新型经济园建设;重点支持通州区围绕国家高新区创建,以船舶海工、现代家纺、智能建筑等产业发展为方向,加快推进南通高新区科技城建设;重点支持崇川区以现代服务业、科技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方向,加强载体功能规划,加快推进崇川“三创”载体建设;重点支持港闸区围绕省级高新区创建,以船舶配套及海洋工程、新材料、电子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市北科技城建设;重点支持南通开发区,以光电、通信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能达科创园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考核机制。建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领导为成员的市“三创”载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制定“三创”载体建设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将“三创”载体建设任务列入市政府年度重点经济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季度通报、半年分析和年度考核奖励机制,营造市直部门、各县(市)、区政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市)、区政府建立“三创”载体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三创”载体建设扶持引导政策,在资金、土地、水电气供给等建设要素上优先保障载体建设需求。要勇于创新,通过出台“三创”载体建设、运行奖励、补助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三创”载体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载体建设投入格局。要集成市、县各类科技计划向“三创”载体倾斜,财政科技资金要优先支持在“三创”载体中实施的科技项目。

  (三)健全绩效评估体(下转第8页)(上接第5页)系,创新管理机制。各县(市)、区政府建立“三创”载体专家顾问制度,强化对“三创”载体建设发展的技术指导,逐步建立融技术研发、创意设计、产业孵化、金融服务、科技商贸、生活配套服务于一体,满足各层次科技企业与人才创新创业创意发展需求的载体发展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载体建设、运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引入社会化评价机制。以载体对产业升级的引领、支撑和辐射作用和成效为目标,强化绩效考核和政策引导,形成社会监管与内部自律相统一的激励模式,促进全市“三创”载体的动态管理和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