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情通报(2011.6.16-6.30)
来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1-07-22 累计次数: 字体:[ ]

  

  6月18日下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国华主持召开十三届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市委常委陈照煌,市委常委、副市长秦厚德,副市长杨展里、朱晋、徐辉,市政府秘书长屈宝贤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关于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调研情况的汇报,原则同意报告提出的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八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会议指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确保完成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大决策,也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的内在要求,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要按照“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定位,结合我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民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相适应,使中等收入者逐步增加、低收入群体逐步减少,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的主要目标。初步考虑,到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4万元和2万元、增幅达到12%以上(剔除价格因素),全市劳动者报酬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5%,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力争下降到50%左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会议要求,收入目标的实现要在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要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二是要积极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三是要积极健全有利于各类群体增收的保障体系。四是要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特殊领域上下功夫。五是要形成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合力。

  会议听取了关于按照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调研情况的汇报,原则同意报告提出的有关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对策建议。会议指出,中心城市是市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加快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市处于城市化加速期、社会矛盾凸显期,中心城市面临扩容和提升两大任务,城市建设面临很多新课题、新挑战。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完成后,必须尽快出台工作意见,落实好相关举措,加快推动中心城市建设。会议要求,一是要注重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功能定位,更好体现建设“我国东部沿海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上海北翼的经济中心和门户城市、国内一流的宜居创业城市以及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重大产业格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深化、细化城市空间形态、功能片区研究。二是要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围绕“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引领、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标准、进一步破解城市管理难题、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能力”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三是要注重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促进“产城融合”,通过提升组织程度,做大、做优、做强与城市经济紧密结合的各类产业。四是要注重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大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把“1+5+8”的总体布局设想项目化;围绕“做大、做优、做特、做畅”的要求落实好各类项目;积极发展宜城、宜居、有助于提升功能、完善服务的项目;确定市区优先实施的重点工程,市、区两级共同加快推进。五是要注重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城市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六是要注重解决好各种重点问题。强化拆迁的组织推进,要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了解政策;在利益关系调整中充分考虑各方需求,让群众得到实惠;要把安置房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力争让动迁群众提前安置;要充分发挥基层作用,深入细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动迁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进行。要强化在建工程组织推进,健全完善重点城建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资金组织,发挥好各类融资平台的作用,合理功能分工,提高融资能力,加强建设资金的统一、有效管理,经营好城市资产。强化队伍组织,提升人员素质,建立一支敢于动真碰硬、敢打硬仗的优秀队伍。七是要注重处理好抓当前和谋长远的关系。对今年确定的任务要协调要素,抓紧推进;明年计划推进的项目要及早研究,确保在9月底前形成计划,今年四季度提早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市政府关于调整市区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送审稿)》,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抓好落实,努力形成既能维护好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又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工作机制。会议同时要求,要做好安置费调整的宣传解释工作,注重与原有政策的有机衔接。

  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2011年全市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重点目标任务实施要点(送审稿)》。会议认为,尽快实施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重点目标任务,对于推进消防管理创新、提升消防安全能力,确保全市消防形势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要求,要建立覆盖城乡的消防安全体系,有效保障全市的生产和发展;要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形成全覆盖的消防工作机制和体系,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能力;动员全社会参与普及消防知识,加强基层的消防工作;进一步完善消防应急体系,加强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以及特勤队伍等方面的建设。

  会议还研究和讨论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