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国华主持召开十三届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工作推进、协调、督查体系的意见(讨论稿)》。会议指出,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运行机制,不仅能更好地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更好地落实省、市政府工作规则的要求,更好地体现“敢于担当、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动真碰硬”的精神,而且能通过目标化管理和项目化推进,加快工作的组织推进、协调处理和督查落实,推动政府工作更加走上制度化的轨道,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使政府运行更规范、更透明、更高效。
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南通市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4年)(送审稿)》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送审稿)》。会议认为,《计划》围绕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以及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明确要求,是一个务实的行动计划,对加快我市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指出,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必须围绕十大产业强势推进。
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送审稿)》。会议指出,《衔接办法》是推动农民转市民的重大转折点,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南通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解决好农民的养老问题。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发展来增加财政收入和基金收入。二是要大力引进年轻劳动者。三是要在土地出让金中预留10%左右封闭运作,并形成机制,防止出险。四是要大胆探索新的就业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各类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实现灵活就业。五是对政策调整进行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并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政策衔接更为合理。
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关于做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送审稿)》。会议指出,加快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既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推进我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要形成共识、群策群力,全面落实好村庄环境整治的各项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我市农村的发展方向,在村庄环境整治中形成南通的模式和特点。二是要因地制宜,在各县(市)、区分不同类型选择一些村庄进行试点,适当时候交流推广。三是要抓好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处理、河道整治、违章建筑拆除、服务设施配套和村庄绿化等关键环节,确保环境整治取得成效。
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南通市地下水管理办法(送审稿)》,要求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好地下水资源,并发挥好作为应急水源的作用。
会议还研究和讨论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