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市政府在港闸区召开全市深化医改重点工作推进会,回顾总结去年以来全市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深化医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大卫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蓝绍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平,副市长杨展里,市政府秘书长屈宝贤等出席会议。
去年以来,我市根据国家、省关于深化医改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强化,9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新的评估标准有序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市区各街道(镇)均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有1631家村卫生室达到省定标准,达标率97.84%。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开局良好,崇川区、港闸区、海安县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行启动,截至7月底,基本药物采购金额2873.59万元,销售2159.87万元,药品价格同比下降40%,门急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30%。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2010年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9.52%,人均筹资160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国有困破企业退休职工医保问题已妥善解决,8.48万在籍大学生已全部纳入居民医保,绝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了职工医保。公立医院改革开始探索,市区18所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在6所三级医院、11所二级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
会议要求,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要求,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把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解决在基层;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创新医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丁大卫在讲话中强调,下一阶段,全市各地要围绕贯彻落实好医改实施意见,迅速行动起来,抓紧落实群众得益受惠的关键措施。一是要加快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已实施到位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列入首批试点的崇川区、港闸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安县要在今年12月底前以乡镇为单位实现全覆盖;其他县(市)和通州区要在明年3月底前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二是要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围绕“建成城乡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目标,切实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力度,让群众“小病不出社区、不出村镇”。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完善扶持政策,鼓励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队伍的业务素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准。三是要加大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优化力度。完善《南通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优化公立医院的区域分布。各县(市)区要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新增医疗资源重点投向社区和农村。四是要着力完善以新农合为重点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统筹水平。
会议组织参观了港闸区陈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新落成的市第六人民医院。会上,蓝绍敏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医改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