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南通市轻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轻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09~2011年)
轻工业是南通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皮革制品、塑料制品、日用化工、造纸、鞋帽、家具、玩具、印刷包装、工艺美术等涉及19个大中行业,门类比较齐全,大中小型企业并举发展的产业体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消费品市场需求下降,轻工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为更好引导我市轻工业优化结构、提升档次、转变发展方式,打造“千亿级”产业板块,实施“双促双推”提升工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一)行业概况。
1.品牌优势逐步显现。我市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和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提高了部分轻工产品的知名度。如皋牌火腿、肉松荣获全国驰名商标,如皋牌分割肉、大富豪啤酒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东洋之花”化妆品、“品王”白酒、“金太阳”双低油、“葵王”葵籽油等产品都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培育了如皋肠衣城和如东、启东水产等区域品牌。2008年,“大富豪”啤酒产量达到49万吨,同比增长8.17%,以“金太阳”、“葵王”为主的食用植物油产量29.79万吨,同比增长9.41%。
2.经济运行总体良好。2008年,全市轻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31.52亿元,占全国轻工业的比重为0.75%,占全省轻工业的比重为8.18%,同比增长17.9%;实现利润总额31.16亿元,同比增长9.92%。其中,销售收入前10强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4.09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提高到27.57%,同比增长34.89%,高出全行业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
3.外贸出口平稳增长。2008年,全市轻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47.52亿元,出口额在九大行业中仅次于纺织工业,同比增长5.2%。其中,食品加工业出口交货值32.69亿元;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33.44亿元;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6.1亿元;塑料制造业11.77亿元;鞋帽制造8.61亿元。
4.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前三年,我市轻工业全部工业投入达270亿元,有力助推了行业的发展。2008年底,全市轻工行业规模企业911家,占全市规模企业数的15.59%。其中,食品加工业255家,塑料制造业146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20家,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92家,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79家,造纸及纸制品业54家,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的企业25家。同时,企业规模梯度结构不断优化,行业中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级的企业有6家,其中,嘉吉粮油(南通)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0.58亿元;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91亿元。
(二)主要问题 。
1.自主创新能力偏弱。近年来我市部分优势企业通过实行资产重组、强化技术开发和开展产学研合作等举措,在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与苏州、无锡等地仍有差距。
2.产业集中度偏低。从产业结构看,2008年,我市轻工业19个大中门类中有14个尚无5亿元级企业;228家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规模只有1.27亿元,与食品工业强市徐州差距甚远;饮料制造业除大富豪啤酒销售收入超9亿元外,其余8家企业平均销售收入规模不足8000万元。
3.产品附加值偏低。虽然我市轻工产品档次在逐步提高,但仍以中低档为主,粗加工、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综合加工的高档产品少。整体上仍处于低端化阶段,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够。
(三)发展环境。
受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的影响,我市轻工业生产经营遭遇严峻挑战,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拉动下,当前轻工产品生产形势有所好转。
1.消费市场前景趋好。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低迷,出口持续下降,但随着国家提高轻纺出口退税率、棉花市场价格逐步走稳,以及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利好因素影响,我市轻工行业发展信心有所提升,轻工主要产品产量回升趋势明显,生产形势环比出现好转。
2.产业发展优势明显。(1)产业基础雄厚。南通是传统的轻纺城市,轻工行业总量全省领先,并形成了系列特色产业,如,南通工艺美术全省领先、大富豪啤酒“苏啤”第一,电动工具全国闻名等。(2)区位优势独特。我市拥有丰富的江海岸线资源,随着洋口大港初步通航和苏通大桥全面贯通,加上沪通铁路批准立项、以及崇海、崇启大桥建设的快速推进,南通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更为凸显。
3.资金环境依然紧缩。2008年,我市轻工业销售利润率4.9%,低于规模企业1.1个百分点。在价格下行的态势下,一般企业很难准确把握价格走向,容易造成原材料与产成品价格的倒挂,加上市场需求的萎缩,更加剧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虽然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门槛并未降低,企业的融资需求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抓转型、促发展”为主线,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集群经济和品牌经济,重点实施“双促双提”工程,依托嘉吉粮油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带动、王子造纸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实施,加强行业梯度整合,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轻工业向特色化、集聚化、高端化转变。
(二)主要目标。
通过行业引导,政策扶持,重点实施“双促双推”提升工程,促进农副食品加工、酒类制造业做大规模,推动电动工具产业和高档纸业加快发展,努力提高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实现粗放型加工向精细化加工转变、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到2011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品牌建设取得显著突破,企业规模再上新台阶,全市轻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增长率16.6%左右,形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超过10家,其中超30亿元3家,超100亿元1家,争创中国名牌产品8个、江苏名牌35个,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
三、重点任务
(一)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大规模。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整合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到2011年,力争农副产品加工业占行业的比重达到50%以上,成为轻工业的主导产业。
1.粮油食品加工业。以嘉吉粮油为龙头,加快发展来宝谷物、港德油脂、家惠油脂、金太阳油脂、长寿集团、银河面粉等一批骨干企业。利用“葵王”、“南山”等品牌优势,做大做强我市精炼油、保健油、面粉等生产基地。重点实施海门泰森食品公司总投资5.6亿元的肉鸡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嘉吉粮油精炼油储备项目的开工建设。2011年,实现嘉吉粮油百亿级企业的梯度培育,形成约350万吨大豆加工能力、55万吨毛油精加工、4万吨高性能淀粉涂料等,粮油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左右。
2.水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如东、启东滩涂养殖,以及海产品养殖和深加工,加强自主创新,在新型生物技术和食品保鲜等高新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开发速冻、即食、调味等功能性水产品及净品,扩大贝类、藻类的加工能力及品种,巩固和发展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生产基地。
3.饲料加工业。以巴大饲料、正大饲料、天成饲料、盛大饲料等骨干企业为支撑,加快饲料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开发高档乳猪料、高档浓缩料和特种膨化料等高端产品,扩大畜禽饲料销售市场,同时注重提高饲料质量安全卫生水平,规范饲料产品认证力度。通过外引内联,发展壮大一批有实力、竞争力强的大中型企业。重点实施海油碧路南通生物能源蛋白饲料公司年产38万吨蛋白饲料项目,以及巴大饲料无抗生素新型微生物发酵水产饲料项目。2011年,饲料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
4.肠衣加工业。重点实施如皋肠衣城项目,2011年,肠衣城形成肠衣50万桶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肠衣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40%以上。
(二)促进酒类制造业做大规模。以大富豪啤酒、海安品王酒厂、海门颐生酒厂、白蒲黄酒厂等骨干企业为支撑,利用“苏啤老大”的产业优势,“品王”、“颐生”、“水明楼”品牌的知名效应,加大产业资源整合力度,加快瞬间杀菌、啤酒无土过滤、高档酒酿造勾兑等技术研发进程和新品开发步伐,加强产品安全能力建设,实施功能性酒类研发改造,快速放大产品产能,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区域性酒类生产集散地。重点实施江苏大富豪啤酒的葡萄酒开发项目和江苏圣果葡萄酒业公司的高档葡萄酒项目。其中,大富豪葡萄酒项目由江苏大富豪啤酒与日本朝日啤酒、丸红株式会社大富豪酒业联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400万美金,葡萄酒生产设计能力1万吨,预计2009年8月份投产,圣果葡萄酒项目总投资2亿元,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形成60万吨啤酒和1万吨葡萄酒的生产能力。2011年,全市酒类制造业完成销售收入50亿元。
(三)推动电动工具业加快发展。以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江苏国强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启东天汾电动工具产业园和海安电动工具板块为载体,发挥启东电动工具省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加强配套协作和产学研联合,积极推广稀土永磁电机技术,大力发展电子调速和控速电动工具,研究提高产品单位重量输出功率,研究开发噪音小、效率高、节能型的无刷电动工具,不断改变当前利润低、牌子杂、产品乱、水平差的产业现状,加快电动工具产业的优化升级,做优我市电动工具产业。在营销战略上实施“走出去”,进一步放大启东“江苏省首个电动工具出口基地”的影响和优势,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加大国际市场开拓,提高产品国际知名度。2011年,力争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3。
(四)推动造纸关键项目形成产能。以王子造纸为龙头、海门造纸为重要支撑,加快王子造纸的项目建设进度,依托王子造纸高档铜版纸项目的建成投产,通过产业辐射,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催生配套产业,带动造纸业向纸制品的高档化转型升级,做强做精我市造纸业,力争打造全国一流的高档纸生产基地。王子项目投资总额19.54亿美元,项目新建两条年产40万吨铜板纸生产线,配套建设一条年产71.4万吨漂白化学阔叶木浆生产线,2010年10月第一条铜板纸生产线将正式投产,采取外购纸浆的方式组织生产,年产铜板纸40万吨,2011年,王子制纸项目可累计完成投入90亿元人民币。2012年将新上制浆设备,计划最终达到年产铜板纸120万吨生产能力,占据全国市场11%份额。在王子制纸项目基础上,2011年全市造纸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左右。
同时,积极鼓励发展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业、烟用产品业等。加快发展海安扎染、通州绣衣、崇川工业鞋帽、蓝印花布及红木雕刻等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加快工艺流程改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巩固和扩大南通工艺美术在全省的领先优势,加强行业品牌的建设和宣传,努力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占有率;以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南通烟滤嘴有限责任公司等骨干企业为支撑,加快推进醋纤五期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预计2011年建成投产,产能将由现有的6.4万吨丝束、12万吨醋片提高到年产9.6万吨丝束、15万吨醋片,并配套建设热电站等公用工程。五期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2-15亿元,新增利税4亿元。2011年,工艺美术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烟用产品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
四、对策措施
(一)加强行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1.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轻工业。重点抓好劳动强度大、资源和能耗大的产业积极进行结构调整,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和装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2.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将品牌建设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以争创品牌为目标,形成浓烈的品牌建设氛围,充分发挥品牌企业的示范作用和平台作用,鼓励其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放大品牌效应。支持有规模、品质好的轻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政府加强引导服务,帮助企业申牌创牌。3.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推动行业优化转型。限制低档纸及纸板生产项目、聚氯乙烯普通人造革生产线、年加工皮革10万张(折牛皮标张)以下的制革项目等。
(二)加强自主创新建设,提升行业竞争能力。1.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特别是支持有经济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争取国家、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攻关等专项支持,加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鼓励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行产学研挂钩来解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题,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骨干、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3.鼓励企业广泛自主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三)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循环经济比重。1.认真贯彻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在重点行业、领域和产业园区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2.以节能、节材、节水为重点,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切实抓好造纸、白酒、啤酒、淀粉等重点行业能耗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3.要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替代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四)加强内外市场开拓,扩展产业发展空间。1.继续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充分发挥我市轻工产品的优势,不断更新营销理念,提高营销水平,在大力开拓城镇市场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市场。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我市轻工企业到市外、省外和国外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设立原料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各地资源,拓展本地企业的发展空间。3.要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切实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畅通多边化营销渠道。
(五)加强政府引导服务,化解企业发展瓶颈。1.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要争取国家、省对轻工产业振兴扶持政策,谋求轻工食品行业更好发展。2.设立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在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资金贴息扶持。3.加强协调服务,对市区印刷包装、工艺美术等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尚未规划与解决的问题,要在抓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帮助协调与落实。4.全方位搭建融资平台,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支持本市企业与市外、国外企业合资合作,鼓励企业兼并与重组。5.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由于轻工业门槛较低,产品门类较多,且大多贴近人类日用生活消费,因此,政府要加强引导和宣传,倡导企业规范经营,尤其是食品加工企业,更应加大市场整顿力度,对不符合生产经营许可标准、以及卫生许可标准的企业加大查处整治力度,坚决打击从事非法生产经营的“地下”工厂,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发展环境。
附件:1.关键技术
2.2008年轻工食品行业销售骨干企业
3.重点项目
附件1:
关 键 技 术
一、蒸汽汽提脱臭技术
二、草木混合浆造纸技术
三、特殊纸生产技术
四、造纸费液回收处理技术
五、稀土永磁电机技术
六、啤酒生产瞬间杀菌技术
七、啤酒无土过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