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以“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在我市行政中心报告厅开幕。
长三角科技论坛作为一个高层次、综合性、大规模的学术交流平台,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它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届论坛由江苏省科协、上海市科协、浙江省科协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南通市科协承办。本届论坛共设地震、环境科学、气象等15个分论坛,其中气象、电机工程、航海、纺织工程4个分论坛在通举办。
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徐耀新主持开幕式。市委书记罗一民,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科协副主席高小玫,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分别致辞。罗一民说,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他介绍,进入新世纪以来,南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市、协调发展,大力实施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迈入了总量增长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新阶段。在经济持续跨越的同时,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万元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大幅下降,超额完成了省定指标,实现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利共赢,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跨越赶超、全面协调之路,被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中央媒体称之为科学发展“南通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市低碳经济发展已经迈出探索性的一步。
当前,南通正面临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发展的机遇和现实的需求,呼唤着前沿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支撑。罗一民表示,南通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认真学习和吸收现代经济发展理念,虚心借鉴各地的先进发展经验,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南通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战略目标,把南通建设成研究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试验区,推动南通低碳经济走在江苏前列。
应大会特别邀请,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作《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大卫主持报告会。
徐匡迪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他说,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以煤为主的能源战略结构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该承担共同的,但是有区别的减排二氧化碳的责任。他同时给出了应对策略: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大力节能减排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当务之急;为保障中国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要以及环境的改善,要加大核电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人口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和我们的贡献。
市政协主席王德忠,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郭腊军,副市长徐辉,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张铁恒、浙江省科协副主席隗斌贤、上海市科协副主席胡家伦,市委秘书长黄巍东、市政协秘书长朱进出席论坛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