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情通报(2007.6.16-6.30)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7-16 累计次数: 字体:[ ]

  6月22日,市委、市政府在行政中心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大卫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蓝绍敏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王德忠主持会议。市领导汤桑林、杨伯林出席会议。

  会议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金融工作的目标定位是实现“1212”,即“十一五”期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确保比2006年翻一番,争取超过120亿元;存贷比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12个百分点以内。围绕总体定位,“十一五”时期全市金融业要实现“一个下降,四个提高”:主要银行业不良贷款下降到2%左右;国内外著名银行在通设立分支机构和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组实现新突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量提高到13家左右;金融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提高到4%和11%;保险深度提高到4%左右;上市公司总量提高到20家左右。

  会议提出,当前金融业服务南通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六项着力点”,即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着力支持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力为创业再就业提供融资便利;着力为“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供给;着力支持自主创新和科技企业发展;着力推进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

  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大卫在讲话中对近年来我市金融业发展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丁大卫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加快金融业发展总的定位是“四个一”:即加快发展一个与“全面小康、全面腾飞”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一个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进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一个与“发展经济、造福百姓”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一个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和谐新南通相适应的现代金融。

  丁大卫强调,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要着重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以“与市俱进”为目标,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地方就是壮大自我的意识,自觉与全市发展形势俱进,主动与全市发展水平共振,通过做大地方发展“蛋糕”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要在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下更大功夫;另一方面,要在服务社会和谐新南通建设上下更大功夫。二是以壮大实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抓住金融业全面开放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时机,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积极鼓励金融竞争,支持发展“国家队”,做强做大“地方队”,引进培育“市外队”,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三是以提高存贷比、优化信贷结构为目标,进一步增创金融发展特色。着眼于提高存贷比和优化信贷结构,在积极支持“一大、一小”和充分关注“一弱、一农”中增创四个新特色,即:加强对大企业、大项目的金融服务,增创“锦上添花”新特色;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增创“釜底加薪”新特色;加强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增创“雪中送炭”新特色;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服务,增创“城乡并重”新特色。四是以转变间接融资“独大”状况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抢抓资本市场回暖的机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加快突破企业债券发行空白,加快发展创业投资。
丁大卫最后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完善的扶持机制;全力维护金融安全,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支持机制,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