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情通报(2006.4.1-4.15)
来源: 发布时间:2006-05-09 累计次数: 字体:[ ]
  4月7日,市委召开“学昆山、达小康”座谈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一民出席并讲话。市领导王德忠、黄利金、宋飞等出席。
  座谈会上,六县(市)委书记分别汇报交流了本地小康建设进展情况。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两个率先”目标、市委、市政府确立南通要争当全省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定位以来,各县(市)按照省、市的整体部署要求,立足自身实际,以《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为导向,在跨越发展中全力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全市及县(市)全面小康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综合实现程度持续提升,呈现定位高、思路清、进展快、趋势好的态势。截至2005年底,对照我省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我市已有14个指标达到或超过标准,23个指标达到省定时间序时进度,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综合评价达88.42分;六县(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超过80分,高的县(市)接近90分。
  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罗一民书记对学习昆山经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一要认清方位,把握进程。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县(市)全面小康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在“十一五”征程刚刚开启之际,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了大规模的学习昆山经验报告会,发出了全省学昆山、全面奔小康的动员令,这进一步指明了全省“十一五”的奋斗方向,对推进南通全面小康、全面腾飞大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的指导意义。各县(市)要努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最新部署要求上来,紧紧咬住“十一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乘势而上,加倍努力,掀起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的高潮。二要咬定目标,确保全胜。确保以“十一五”末为时限如期达标,全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决战决胜;确保以县(市)为单位全面实现,达到六县(市)“满堂红”;确保按照高标准扎实推进,真正建成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三要扬长补短,攻坚克难。各县(市)要对照指标体系,切实做到扬长争优、补短补软,已经达标的指标要巩固提升,目前达到序时进度的指标要加速推进,实现难度大的指标要攻坚克难。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发展和富民这一重点,并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四要强化领导,强力推进。以县(市)为单位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完善规划、精心实施;必须营造氛围、强势推进,将目标具体化、项目化,轧紧进度,逐项落实;必须搞好监测、强化考核,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和科学激励机制。要以学习昆山经验、弘扬新时期南通精神为动力,努力形成全民参与小康建设、各地之间赶超争先的生动局面。五要狠抓当前,打好首战。当前,特别是要围绕上半年实现“双过半”,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水平,提升利用外资在全省第一方阵中的水平,提升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水平,提升江海联动开发的水平,狠抓经济发展再提速,保持全省领先好势头,为“十一五”首年之战争取主动、奠定胜局。与此同时,要强势推进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群众能看到小康社会建设的明显变化,增强对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和认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