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双拥工作向基层拓展,夯实双拥创建基础,扩大双拥工作覆盖面,提升全市双拥创建水平,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进一步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六进基层”(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乡村社区、进驻军基层)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双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六进基层”活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国防建设,社会各界参与双拥工作,关心和优待军人军属,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二、总体要求
(一)国防教育常抓不懈。各单位、各部队要经常性通过国防教育课和橱窗、板报、标语等宣传形式,营造“拥军爱民、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二)组织网络健全规范。健全双拥工作领导组织、办事机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分管,双拥职责明确,制度落实。
(三)优抚政策完善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健全,措施落实到位,军队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四)共建活动形式多样。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军民关系密切,“着眼对方所需、奉献自己所能”,互办实事成效明显。
(五)资料台帐规范完备。开展国防和双拥活动、双拥组织网络、政策制度等相关文字、图片资料记载完整、装订成册。
(六)争先创优成效明显。积极履行职责和义务,双拥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发挥了表率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工作措施
双拥工作“六进基层”活动是双拥工作向基层拓展,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的重要举措,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全市各级、各单位都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营造舆论环境,采取切实举措,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取得成效。
(一)扎实抓好一批“六进”示范点。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将命名一批双拥工作“六进基层”示范单位。示范单位的双拥工作应做到氛围更浓、标准更高、成果更突出。各县(市)区也要选择命名一批示范单位。示范点不搞终身制。通过培植示范典型,推进双拥工作“六进基层”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组织指导和调研。要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六进基层”活动,要列入双拥创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抓紧推进、抓好落实、抓出成效。要加强调研,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广好做法、新经验。市、县双拥办每年至少到示范点调研一次,要定期组织示范点进行工作交流,指导、督促示范点工作与时俱进。
(三)适时表彰先进。各县(市)区要适时召开双拥工作“六进基层”活动专题表彰会;全市2007年双拥创建工作总结会也将对双拥工作“六进基层”活动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
附件:一、南通市双拥工作进机关规范
二、南通市双拥工作进企业规范
三、南通市双拥工作进学校规范
四、南通市双拥工作进医院规范
五、南通市双拥工作进乡村社区规范
六、南通市双拥工作进驻军基层规范
附件一:
南通市双拥工作进机关规范
一、组织网络健全。党委(组)负责同志兼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双拥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计划、工作职能、规章制度、政策规定等完善,定期召开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办公设施、经费得到保障。双拥组织网络向基层单位延伸。
二、拥军优属政策落实。结合实际,制定本行业、本系统拥军优属具体措施。妥善安置、关心、优待转复退军人、军人家属等优抚对象。指导本系统和下属窗口单位推行拥军优属服务承诺公示,认真检查落实。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开展行业拥军活动卓有成效。
三、拥军优属活动经常。将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纳入机关政治教育总体安排,每年不少于2次,落实有成效。与驻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建立共建小组,完善共建制度,军地互访年度不少于2次,尽力帮助部队解决执勤、训练、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关心驻地贫困优抚对象,扶优致富措施扎实。
四、科学和谐发展。机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制定政策、处理政务时着眼于支持国防建设,尽力维护军队、军属以及优抚对象的权益。转复退军人、军属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拥军优属工作与机关作风建设、业务建设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附件二:
南通市双拥工作进企业规范
一、组织网络健全。厂(公司)建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企业法人代表主抓或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建立双拥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计划、工作职能、规章制度、政策规定等完善,定期召开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办公设施、经费得到保障,有齐全规范的软件资料车间(分厂)建立服务小组。
二、拥军优属措施落实。优先接收转复退、残疾军人和军嫂,优先录用优抚对象及其子女,积极完成安置任务;在人员精简、分流时,优先照顾转退、残疾军人和军嫂。现役军人配偶在工种、班次等方面得到照顾,按规定优先安排探亲假,工资、奖金、福利不受影响,子女托费、医疗费等按照规定享受双职工报销待遇,优先落实住房补助政策。
三、拥军优属活动经常。围绕生产经营,制定开展国防教育、拥军优属活动计划。与驻地部队开展共建活动不少于2次,尽力帮助部队解决执勤、训练、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部队帮助企业开展国防教育、军训员工等。军地定期开展互访活动,优势互补,关系融洽。关心驻地重点抚恤优待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
四、科学和谐发展。企业领导层重视双拥工作,企业关心、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关爱、优待转复退军人以及军属;转复退军人、军属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企业的经济建设与拥军优属工作,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附件三:
南通市双拥工作进学校规范
一、组织网络健全。学校党委(支部)负责同志兼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双拥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计划、工作职能、规章制度、政策规定等完善,定期召开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办公设施、经费得到保障,有齐全规范的软件资料。
二、国防教育深入。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与文化授课相结合,纳入工作实绩考评内容和目标。按照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军训率达标。定期组织教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创办青少年军(警)校。
三、拥军优属措施落实。落实军人和革命烈士子女入学的各项优待政策,在招生、教学、收费等方面,自觉执行优抚对象教育优待政策;认真执行优抚政策,妥善安置学校员工中的优抚对象。学校与驻军开展结对共建,聘请驻军定期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每年活动不少于两次,互办实事,排忧解难。开展走访慰问驻地贫困优抚对象活动,扶优帮困有成效。
四、科学和谐发展。关爱、优待本校优抚对象子女、本单位的转复退军人以及军属,模范执行优抚政策。军人军属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学校的教学工作与拥军优属工作,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附件四:
南通市双拥工作进医院规范
一、组织网络健全。医院负责人兼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双拥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计划、工作职能、规章制度、政策规定等完善,定期召开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办公设施、经费得到保障,有齐全规范的软件资料。
二、拥军优属措施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优抚对象医疗优惠政策,优抚对象医疗优待政策在门诊、收费处等进行公示。按规定减免优抚对象医疗费用并建立相关台帐资料。妥善安置、关心、优待转复退军人、军人家属等优抚对象。现役军人配偶在工种、班次等方面得到照顾,按规定优先安排探亲假,工资、奖金、福利不受影响,子女托费、医疗费等按照规定享受双职工报销待遇。
三、拥军优属活动经常。围绕业务工作,制定开展国防教育、拥军优属活动计划。与驻地部队开展共建活动不少于2次,军地定期开展互访活动,优势互补,关系融洽。关心驻地重点抚恤优待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
四、科学和谐发展。关爱、优待优抚对象子女、本单位的转复退军人以及军属,模范执行优抚政策。军人军属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拥军优属工作与医院的其他工作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附件五:
南通市双拥工作进乡村社区规范
一、组织网络健全。健全乡村、社区双拥领导小组,实行组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每年召开会议不少于2次。组建拥军优属志愿者服务队(组)。做到“五有”:有专兼职工作人员、有优抚对象花名册、有服务活动记载簿,有经费保障渠道,有齐全规范的活动资料。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双拥服务网络及活动制度、社区双拥工作计划等上墙。
二、拥军优属措施落实。全面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乡镇优抚对象抚恤定补优待标准、医疗保障政策落实到位;优抚对象居住无危房,乡镇敬老院设立“功臣室”,帮扶优抚对象措施扎实。拥军优属志愿者服务队(组)定期开展活动,为现役军人家庭、重点优抚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现役军人家庭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受优待。
三、拥军优属活动经常。乡镇设立不少于1块固定宣传标牌,村、社区在辖区内主干道设立双拥宣传标语;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社区广场等定期开展双拥国防教育。辖区内双拥活动贯穿常年,定期组织慰问、军民联欢,文体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有驻军的村、社区与驻地部队结对共建,定期走访慰问,办实事、解难题,关系融洽。
四、科学和谐发展。关爱辖区的驻军和优抚对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军人军属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乡村、社区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实现和谐发展。
附件六:
南通市双拥工作进驻军基层规范
一、组织网络健全。驻军营、连队健全双拥领导组织,把双拥纳入年度计划,每季召开一次会议。要将双拥工作与教育训练等任务统筹安排,有计划总结、有兼职人员、有文字影像资料、有国防双拥报刊。必要的组织网络、工作职责、活动制度等上墙。
二、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加强官兵国防教育,结合部队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执行勤务及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官兵进行国防教育,每年双拥、国防教育占教育训练课时不低于15%。营区黑板报等宣传栏,集中宣传国防知识和双拥新事每年不少于3~4期。
三、拥政爱民活动经常。积极支持、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活动。以开展“双带双扶”活动为重点,实施 “致富引领”、“扶贫攻坚”、“希望爱心”、“信息金桥”、“文明创建”等五项工程。积极参加地方义务劳动,年人均不低于军委规定的10个义务劳动日。承担地方急难险重任务。与地方单位结对不少于2个,签订共建协议。定期走访共建单位,协助地方办好青少年军警校、开展军警民联防、文明窗口创建等把共建活动。
四、科学和谐发展。连队官兵自觉践行拥政爱民纪律,军民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关系融洽,注重实效,开拓创新,有一定影响,发挥了示范作用。驻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连队全面建设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