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办发〔2005〕81号
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2004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点的通知》(通办发〔2005〕1号)要求,10月12日前,各县(市)区进行了自查。12月15 日市考核组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了考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考评认为,2004年各县(市)区党政领导进一步重视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把手把“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资源”摆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推进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氛围越趋浓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同时各县(市)区党政领导抓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也各具特色。
海安县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解决第一资源瓶颈问题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先后5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出台了11份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活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3.14)、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56)列全市第一。积极抓好“产业基地”、孵化器建设,创建南通市级“海安机电一体化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面推进了“桑蚕培育及茧丝绸产品深加工”省苏北星火产业带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建设,规划建设了孵化面积3600平方米、入孵企业30家以上的市级科技孵化器。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先后有绿山晶圆芯片项目、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生物芯片产业化项目等落户海安。努力实施“双十”科技工程和产学研合作“121”工程,鹰球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的国家863计划“采用金属注射成型技术生产高性能精密粉末冶金微型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南通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第一资源问题,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2004年表彰了88名科技标兵、外籍科技功臣、科技兴县功臣、高技能人才。2004年,新培育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省双密企业9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26家。被列为全省首批12个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之一,被省表彰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海门市把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强势增长的关键抓手,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了《关于大力提升产业技术加速推进科技进步的实施意见》、《海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邀请在海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围绕重大事项参谋决策,聘任了5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建设进行技术咨询、论证或规划评审。全年召开咨询会议10多次,收集到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20多条,使决策方案更科学。科技项目实施水平大幅提高,江苏通光集团有限公司的移动基站功率混入模块研究开发列入国家863计划地方引导项目,获国家拨款120万元。积极抓好载体建设,建立了南京大学·海门新材料成果转化与科教实习基地和叠石桥家纺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倡导“用诚挚的情感招才,用柔性的机制借才,用创业的舞台聚才,用优质的服务留才”,2004年重奖了9名“科教兴市功臣”。对来海工作的硕士生、博士生,实行每人每月分别补贴1000元和3000元的津贴奖励政策。
启东市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作为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措施来抓,确定了“一个争先,两个突破,三个创新,突出三高”的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思路。大力营造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良好环境,成功举办“2004中国·启东科技节暨国际经贸洽谈会”。从2004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组织开展评选“30家最具创新能力工业企业”、“30家最具发展活力工业企业”、“30家最具发展潜力工业企业”活动,年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励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特色产业,把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和高效节能以及电动工具产业作为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成果显著,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启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万元工业能耗(0.21)全市最低。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启东天汾电动工具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招商,与东南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实行全面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引智项目25项。2004年,组织部、人事局设立具有独立职能的人才工作科,进一步转变了人才工作职能。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设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开展“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对30名科技之星予以奖励。2004年,共向139名各类专业人才发放补助资金63万元。被列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有5个基地被列为南通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通州市委、市政府把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建立了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出台了《关于开展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活动的意见》等6项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政策。大力加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认定了“国家火炬计划通州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产业基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突破,“高压高比容电极箔”项目列入省首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获资助1000万元。大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成中联科技园、江海国际电子城等4大科技园区,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人才工作成效明显,大力实施“555人才选拔培养工程”,重点培养了5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0名乡村优秀科技人才、50名民营企业科技人才。安排50万元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市政府一次性拿出1000多万元对为全市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奖励。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安排了50%的机关工作人员下基层挂职锻炼和帮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港闸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推进科技进步作为经济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措施,努力提升科技与人才工作对经济的贡献份额,把科技工作列入七杯一旗考核范畴,并对获得杯赛的乡镇给予万元以上重奖,对乡镇科委设立了爱岗敬业、名次升位、重大突破、综合组织等四个单项奖。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新建了以“生物医药”为主要方向的港闸高科技创业中心。加强引进、培育力度,促进人才工作良性发展。把人才工作与经济、科技、外经等一起列入了区政府对各乡镇(部门)工作的考核体系。在选才用才上打破身份、户籍等障碍,在全区范围内公开选拔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乡村优秀科技人才。2004年,评选出8名“优秀科技人才”,各奖励2000元。拿出10万元建立了科技人才基金。2004年还荣获“江苏省科普示范城区”称号。
如东县以“创新和产业化”为指针,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构筑人才新高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先后出台了《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关于建设如东县科技创业园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召开全县科技工作大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拨款占财政比重、增幅列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2.03%,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增长80.76%,增幅均为南通市第一名。成功举办了江苏科技论坛如东海洋经济分论坛和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大力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了河口光电子器件与材料、马塘化工新材料和岔河新型特种器械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000平方米的科技创业园一期工程已经启动。同时,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绿色能源创建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如皋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理性的执政观,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着力培育、构建高新企业发展框架,制订了《培育科技小巨人实施方案》。筑高平台,提升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水平,清华大学与南天集团、南京大学与九鼎集团、扬州大学与长寿集团等10家单位共同在如皋建立了研发中心或实验实习基地。积极争取科技扶持资金,神马集团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科技扶持资金1000万元。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创业园建设,科技创业园被认定为首家南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申报了省科技先导型食品支柱产业基地,全市建有科技示范园区(基地)44个。大力抓好知识产权工作,专利申报数全市最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设立了“如皋市创新创业人才奖”,对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一次重奖5万元。
崇川区把“科技强区”、“人才强区”与“环境立区、工业兴区、三产富区”一起,确定为指导全区发展的重要战略,“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重点实施了《崇川区政府关于鼓励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聘请南京大学、东华大学的资深专家、学者对产业发展和纺织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做好重点企业的科技策划、指导和对重点项目的培育工作,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增幅达138.82%,列全市第一。进一步落实人才激励制度,为高级人才解决了16套住房,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奖励小汽车等,为科技兴市功臣颁发10万元奖金。同时,还被命名为“江苏省科普示范城区”,并已申报国家级科普示范城区。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并举,拓宽思路,着力构建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在政策导向上,把优惠政策向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回报速度快的it、新材料、医药、光机电等项目倾斜。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8亿元,同比增长258%。大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专项拨款200万元支持创业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与中科院合作,成立了南通圣诺鑫服装材料有限公司。
考评认为,2004年各县(市)区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县(市)区科技经费严重不足,政府引导力度明显不够;人才专项经费设置不平衡,多的县(市)区达200万元,少的仅有10万元以至于尚未设立专项资金;科技人才占产业人才的占比与南通经济发展很不适应;有的地区科技与人才工作人员的配备与工作要求严重不适应等。
按照《南通市2004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点》,经市考核组认真评审,市委、市政府决定对2004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分档设奖:海安县、海门市、启东市、通州市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优秀奖;港闸区、如东县、崇川区、如皋市、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