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办发〔2005〕68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发〔2005〕3号,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苏办发〔2005〕16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现就加强我市廉政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以培育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目标,以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工作,逐步构建起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传承的具有南通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舆论氛围和人文环境,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二)基本原则
1. 注重实效性。遵循廉政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从我市的客观实际出发,办实事,求实效,因地制宜,不搞统一模式。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本地区、本部门的宣传教育优势,着力在提高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做到以廉政氛围熏陶人,以优良风尚影响人,以优秀品德感召人,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廉政文化教育真正能够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 坚持社会性。要坚持先进性与大众性的有机统一,面向我市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各个方面,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和廉政文化教育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乐于、便于参加廉政文化各项活动,不断增添廉政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壮大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努力形成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关注、解决职工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真正使廉政文化建设在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 突出创新性。建设廉政文化既要挖掘弘扬历史文化的精华,继承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坚持古为今用,又要在廉政文化的内容、载体、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大力倡导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效率诚信和民主法制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新道德、新风尚。
4. 把握适度性。根据各地各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实际和变化发展,合理制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式、步骤和相应措施,适度把握廉政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广度、密度。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努力,我市廉政文化建设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不断完善,载体和形式日趋丰富;廉政文艺创作不断繁荣,一批有影响的廉政文艺作品陆续推出;廉政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得益彰;一批有较高品位的廉政文化景观陆续建成,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不断涌现;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理论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日益浓厚;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尊廉崇廉践廉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
(二)主要任务
1. 强化廉政文化的阵地宣传。积极借助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力量,加大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廉政公益广告、专题报道、新闻采风以及摄播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强化对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的报道;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文化阵地,扩大反腐倡廉宣传的声势和效果;通过反腐倡廉题材的影视作品、文艺节目,引导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了解优秀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腐败分子付出的惨痛代价;在南通廉政网站,增加廉政文苑、反腐倡廉热门话题以及廉政文化大家谈等栏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铲除腐朽文化滋生的土壤,防止陈腐文化污染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
2. 整合廉政文化的社会资源。鼓励全市文艺工作者多创作廉政题材作品,多出精品;适时举办廉政文化有奖征文等活动,吸引文学艺术爱好者参与,扩大廉政文化赛事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开辟廉政书屋、提供廉政文化图书音像资料等形式,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纪检监察、旅游、文化、城管、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高起点、高品位地规划、建设廉政文化景观,对已有的廉政文化景观进行深度包装,挖掘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廉政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3. 营造廉政文化的浓烈氛围。以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抓手,通过各种文化载体,议廉政理、讲廉政课、唱廉政歌、演廉政戏、说廉政事、树廉政观,广泛传播廉政知识和理念;针对重点教育对象和内容,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编印廉政教育党课教材,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树立一批廉政、勤政典型,提高党员干部廉洁意识。
三、阶段性目标和具体任务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必须总体把握,长远规划,整体推进,不断深化。
(一)阶段性目标
2005年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面启动年”,要在总结近年来我市廉政文化建设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着力普及廉政文化知识,提升群众的道德素质和廉政意识。要充分利用全市新闻媒体和南通廉政网,大张旗鼓地宣传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相关职能部门要确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联系点;开展好廉政文化主题演讲、廉政文化研讨征文、反腐倡廉歌曲创作、反腐倡廉文艺汇演、廉政勤政好干部评选等系列活动。
2006年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年”,要拓展内容、丰富载体,完善廉政制度建设,构建起廉政文化体系的基本框架。要在做好联系点工作的同时,开展廉政歌曲大家唱活动,在党政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公务车上张贴廉洁从政警句格言,在部分公交车车身作大幅廉政公益广告,在一些主要街区、交通要道口竖立大型廉政勤政公益广告牌,举行全市廉政勤政先进事迹巡回演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影视教育片,广泛开展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
(二)具体任务
1. 廉政文化进机关。要以党风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廉洁高效、公道正派的机关作风为目的,以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为根本,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提高机关干部素质相结合,与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诚信型机关、节约型机关相结合,以不断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增强机关工作人员拒腐防变能力。通过评选廉政勤政好干部,宣传廉勤皆优的公务员典型,组织法律法规学习和反腐倡廉理论研讨等廉政文化主题系列活动,着力营造机关廉政文化氛围,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从政意识,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2006年开展一次全市性的廉政知识竞赛,举办市级机关领导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会。
2. 廉政文化进社区。要建立一批“廉政文化进社区”联系点和示范点,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创建文明社区、人文社区、平安社区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在社区树廉政警示牌、建廉政宣传栏、张贴廉政宣传画等,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要建立社区廉政文化园地,在图书室陈设廉政书刊,供群众免费阅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建立廉政文化广场,定期举办廉政电影专场和廉政文艺演出等活动,将廉政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中,渗透到社区各个角落,让廉政教育更为人性化,更具亲和力。2007年前,在新城小区建成廉政文化绿化景观。各县(市)区在今年建设2个社区示范点和若干个联系点,2006年建成10个示范点。
3. 廉政文化进校园。市教育局要积极抓好试点工作,选定小学、普通中学、高等院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试点,为面上推广积累经验,打好基础。要结合开展“树师表形象,铸现代师魂”活动,将廉政文化有机融入到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之中,从而进一步树立奉献岗位、廉洁从教的意识。积极稳妥地在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把廉政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加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和普及。要努力使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力求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把廉政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借助校园网络、社团活动、教室板报等阵地,开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专栏、专题、网页,开展廉政故事演讲比赛、廉政歌曲演唱、参观廉政文化景点等活动,编写廉洁读本,广泛传播廉政知识,宣传廉政文化,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价值观念。2006年7月前,完成廉政读本编写任务,争取下半年廉政读本走进中小学校园。2006年举办高校廉政文化主题辩论赛。
4. 廉政文化进家庭。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家庭文化活动中,使家庭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阵地。妇联等人民团体要通过创建“廉洁家庭”、签订“廉洁家庭”承诺书、发放争创“廉洁家庭”倡议书、开展“廉洁家庭”评选活动、表彰和宣传廉内助、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征集治家格言、举办家庭读书月等活动,净化家庭环境,营造良好家风。要把家庭助廉教育同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纳入“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之中,要求领导干部家庭争做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模范家庭。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家庭助廉教育的深入开展。积极探索家庭助廉教育工作规律,建立家庭助廉长效机制。2005年对评选出的“廉内助”做好表彰、宣传工作;2006年组织廉政文化进家庭骨干培训班,举办第七届南通市家庭文化节,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组织文明家庭典型事迹巡回报告。
5. 廉政文化进企业。要把廉政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建设中去,在企业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增加廉政文化内容。要依托企业内部各种宣传介体,开辟廉政专栏,组织员工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廉洁诚信、职业道德大讨论,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要充分发挥企业职代会的作用,以廉政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民主管理,不断深化厂务公开,把职工的社会责任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要突出重点,加强对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大力倡导廉洁诚信、依法经营。引导全市重点骨干企业把有关廉政方面的规定,纳入到企业规章制度之中,不断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积极依靠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在力量,推进企业对资金、物流、工程等重点环节和领域的效能监督,在有关行业建立廉政准入制度。逐步建立一套集制度、监管于一体的效能监督体系。要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水平。南通市和各县(市)区2006年要分别建立2—3个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6. 廉政文化进农村。坚持把廉政文化作为加强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与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活动紧密结合,与普法教育、村务公开、开展农村科技、文化、教育“三下乡”等活动相结合,积极帮助基层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在镇村所在地的醒目位置、交叉路口等地段设置一批廉政告示牌;县、乡、村三级广播电视网络要开设廉政文化专题节目。要利用乡镇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观看廉政影视片、举办廉政文化演出,弘扬正气,倡导新风,鞭挞丑恶,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奉公,增强村民崇尚廉洁和民主法治意识。今年各县(市)区要建立3个示范点,2006年建立10个示范点,为2007年全面铺开打好基础。
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协调保障考评激励机制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这个重要环节,始终抓住“龙头”、“重点”不放。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树典范、立标杆、做榜样,不仅自身要做到廉洁自律,廉政勤政,而且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亲自抓,重点抓,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优势。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建章立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的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二)整合资源,拓宽载体,为廉政文化建设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把阵地建设作为重要载体。要利用影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宫、广场舞台等文化设施以及革命传统教育场所,举办各类廉政文化活动,扩大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廉政文化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和部门特点,确立自己的重点、亮点、闪光点,拿出拳头产品,创造叫得响的品牌,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把廉政文化建设推向更高的平台和更广阔的舞台。
(三)多方筹措,加大投入,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各地各部门既要量力而行,又要逐年加大投入,想方设法开辟财源。要建立以财政支持、企事业单位自筹、社会各方赞助的廉政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各县(市)区要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逐步加大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投入,确保廉政文化建设稳步、健康、有序发展。
(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要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监察局、市文化局负责全市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负责本地廉政文化“六进”工作;市级机关工委牵头负责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市妇联牵头负责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市教育局、团市委牵头负责廉政文化进学校工作;市经贸委、市国资委、市总工会牵头负责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市文化局、市社科联、市文联牵头负责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历史文化挖掘、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的组织工作;市新闻出版局牵头负责廉政文化图书和教辅材料出版工作,市财政局牵头负责廉政文化建设财政拨付专项经费的落实。相关责任部门每年都要制订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对优秀廉政文艺作品和优秀廉政文化项目、活动要进行奖励。建立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文化产业,举办廉政文化项目,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扶持鼓励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培育和树立廉政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组织廉政文化建设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积极探索和总结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我市的廉政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