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港闸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 港闸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9-03-0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8年,港闸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公众关切,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政务公开实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持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组织领导

(一)组织领导不断加强

设立区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为副组长,明确区政府法制办负责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厘清各部门职责分工,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港闸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全覆盖、无空缺。港闸区政府利用区长办公会,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对政务公开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从组织领导层面予以保证。

(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是保密审查程序严格规范。按照“谁发布、谁负责”原则,加强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保密审查,明确审查程序和责任,规范流程,把好关口。全区无一例政府信息公开失密、泄密事件发生。二是通报机制不断强化。区政府办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政府门户网站管理相结合,通过网站每月发布信息通报,实施稿酬制度,调动基层信息报道积极性。及时发布《港闸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对全区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切实保障大众知情权。强化督查考核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区法治工作大考核体系,每季对各街道、部门法制工作进行考核;三是督查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区政府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区法治工作大考核体系,每季对各街道、部门进行考核;对信息公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区政府法制部门及时反馈至相关街道和部门,指导督促相关街道和部门进行整改;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5名,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处理方面的专业优势,提高信息公开专业化、法制化水平。

(三)机构及人员配置不断完备

2018年全区设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1个,兼职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30余人。区政府为全区各部门均配备了法律顾问,指导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

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重点任务

(一)加大“五公开”工作力度

一是完善民主决策的工作制度。年初发布《港闸区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严格依照《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政府党组议事规则》及《港闸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规定,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决策,积极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意见;对涉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决策,主动听取专家意见;对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通过召开各个层面的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多方面听取社会公众意见,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二是严格行政作为。对区政府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及时公开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在执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区政府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职能部门及时整改。三是强化政务管理。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检查等权力事项均上网公示,权力运行实现全程网上留痕。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卫生防疫、保障性住房、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方面,执行重点监管;对于精准扶贫、脱贫项目,除公开民生资金等分配使用情况外并接受社会监督。四是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全面网上公开。各区级部门对各类权力事项办事指南、流程图等展示信息按照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做到信息准确,要素齐全。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法定办结时限、承诺办结时限、咨询方式、监督渠道均在江苏政务服务网上进行公示。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面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建成政务公开自助体验区,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一门、一网”,区政府网站及群众办事页面全面对接江苏政务服务网,实现数据同源。区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对接市政务服务平台,并接入全省统一建设的身份认证系统、公共支付平台、电子证照批文库,邮政EMS系统,实现在线申报、短信通知、二维码查询等功能,数据实时传送至省数据平台,与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五是深化行政结果公开。严格贯彻《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和《江苏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精神,依法及时将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法制办和区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审查并在区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100%。全区“双公示”信息公示平台,实现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的全面公示。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重大执法行为法律文书均在南通市行政执法统一公示平台公示。

(二)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是全面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公开。权力事项“应上尽上、动态调整”,以“三级四同”权力清单为依据,区各相关部门对公示在江苏政务网的权力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二是积极推进信用信息公示。全区“双公示”信息公示平台,2018年共有989条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上网公示。市场监管信息平台,2018年全区27个部门归集信息总计36659条。三是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港闸区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均已在政府门户网站以及省统一平台公开,区内60家一级部门2017年决算情况和2018年预算情况也均已在政府门户网站及省统一平台公开,细化到机关运行经费及“三公”经费的逐项对比。四是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2018年港闸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底已累计完成交易项目615宗,共节支3857万余元。所有交易项目信息、采购文件、中标或成交结果等信息同时在港闸区政府采购网站进行公开披露。五是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重点做好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公开工作;实行救助过程公开,加大救助对象人数、救助标准、补助水平和资金支出等信息公开力度。六是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和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公开。做好法定传染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公开,推动各类医疗机构健全信息公开目录,全面公开医疗服务、价格、收费等信息。2018年全年共发布食品药品监督检查工作动态138例。七是推进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信息公开。加大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评估、年检结果、查处结果等信息公开力度。公开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名称、经营地址、资质状况等基本信息,以及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收费标准,方便企业和公众选择。推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

(三)加强政策解读及热点回应

编制完成《2018年全区七大发展基金实施办法》,组织召开港闸区高质量发展政策宣讲会。分别对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的内容进行解读,梳理了项目类别和实施范围,提出了申报的要求和流程,规范了组织的形式,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除此之外,结合“走帮服”、项目推进、“三行业”整治、企业调研等,围绕信息化建设、项目推进、技术改造、企业上市、规模培育等政策进行小分队式重点辅导,就政策要点、申报材料、审批流程等关键点进行解读。

强力引导社会热点,紧盯网民关注度高、可能引发炒作的涉区舆情,及时协调、指导涉舆单位网上发声,及时组织回复,疏导网民情绪、主导舆论走向。同时,妥善解答民生诉求,注重服务民生与引领导向相结合,全力塑造港闸网上良好形象。

(四)加强平台打造,发挥媒体作用

2018年港闸区人民政府网站整体迁移至南通市人民政府网站,实现了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2018年区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信息1.2万条。“港闸发布”政务微博粉丝量6.6万,累计发布信息861条,月曝光量达30万余次。“港闸视点”微信公众平台全年累计发布信息807条,阅读总量超过194万次。

建设新闻发言人队伍,健全市级媒体周例会、月度重点部门单位新闻发布制度,增设月度“两办”通气会,不断提升新闻发布工作水平。2018年举办新闻发布会13场,其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2场。

三、高标准完成依申请公开工作

2018年,全区共受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233件,办结率100%。

在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的同时,我区致力于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登记备案制度。区政府法制办根据申请人递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实行办文流转,至相关部门、街道进行信息检索。各街道、部门对于接收到的信息公开申请必须在收到之后三个工作日内进行登记并向区政府法制办备案,通过登记备案制度,在区街两级实现良好的信息互通,共同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答复工作。二是复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会商会办制度。针对街道、部门及区本级政府收到的复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区政府法制办、案涉街道或部门、法律顾问第一时间形成工作组,会商答复意见,严格把关。同时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听取法官意见。最终形成合法、合理、统一、准确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三是实施双人承办交叉审核制度。对所有信息申请,均实行双承办人交叉审核,通过两道审核关口,确保信息答复的准确性。四是探索菜单式反馈制度。及时总结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发现的依法行政方面的问题,形成问题整改菜单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


港闸区人民政府

                                2019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