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 南通市工商局 发布时间:2017-03-29 累计次数: 字体:[ ]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南通市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通办发【2016】91号)等要求编制。全文包括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网站建设情况、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公开情况、本部门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电子政务网站公开信息。2016年,我局在“南通市工商局电子政务网”共主动公开各类信息645条(不含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工作动态信息367条:其中,市工商局动态信息96条,基层工作动态信息41条,图片信息30条,社会热点信息81条,专题信息102条,其他信息17条;信息公开目录公开各类信息181条:其中公开各类文件信息128条,通知公告17条,人事信息10条,规划计划1条,工作总结1条,政策法规解读17条,领导分工和机构设置信息2条,统计数据5条;公开其他信息97条。

(二)市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情况。2016年,我局在“中国南通”政府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62条。其中,在政府信息公开模块主动上传信息150条。为网站内容保障提供信息12条。

(三)新闻发布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6次,向媒体通报了消费维权、企业信用建设、“小个专”非公党建及媒体广告监管等工作情况,其中主要负责人张建华局长发布了企业信用建设情况。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全市系统在各级报媒体刊播稿件1658篇,制作宣传专版32个,与电台联办“工商政务直通车”栏目,播出节目48期,组编稿件218篇。

(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2016年我局共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9件,其中:人大建议9件、政协提案20件;主办政协提案3件、协办17件。答复意见全部通过“中国南通”网站对外公开。

二、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2016年收到依申请公开38件,其中网络申请3件,信件申请35件,当面申请数0件;申请办结数35件(另3件于12月底收到,答复跨年),其中属于已主动公开数2件,同意公开答复数19件,不属于本机关公开范围数8件,信息不存在1件,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5件,行政复议数0件,行政诉0件。

三、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加强部门网站建设。今年来,我局不断加大部门网站建设力度,在去年扩大“网上登记“服务范围的基层上,又开通了网上名称预先核准通道,进一步提高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的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拓展了与企业和社会公众互动的渠道。同时,我局充分发挥部门网站在政务公开中的第一平台的作用,发布各类信息645条(不含企业信用信息)。

二是加强企业信用监管网建设。我局着力升级改造“南通工商企业信用监管网”。自主设计、研发了数据迁移并库软件,实现了数据从工商内网业务系统到企业信用数据中心的实时、自主迁移。主动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环保、安监等26个部门实现了信息互换和共享。目前,网站数据库已归集南通行政区域内18.8万户企业和45.8万户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变更、注销、股东、对外投资、经营异常、黑名单、警示信息等二十九类工商数据,数据总量已达1700余万条。

三是开通消费维权微信平台。消费维权是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为更好地向社会公众宣传消费维权法规,让消费者维权更便利。今年,我局开通了“南通掌上消协”微信公众平台,被誉为“指尖上的12315,掌心里的维权站”。目前通过平台发布政策解读、法规宣传、典型案例 45条;接受微信投诉121条。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6年,虽然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新要求、群众新期盼、发展的新形势,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意识不够强,对业务工作数据信息存在不愿公开的现象。二是信息公开内容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公示公告信息和工作动态信息较多,互动性还有待提高。三是信息公开的形式有待拓展,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程序化的信息公开机制。

2017年,我局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着重完善信息公开考核评议、责任追究等机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在绩效考核指标中加大信息公开的权重,加强考核督查,进一步提升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局公务员培训计划内容,按照“全面、深入、持续、有效”的培训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公开专题培训,邀请政府办、法制办、法院的专家授课,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三是进一步优化平台建设。按照市政府网站建设的要求,重新设计、建设局门户网站,并纳入市政府网站群统一管理。同时充分结合职能特点,科学设置公开的栏目,达到信息公开更简洁明了、网上服务更优质高效的效果;进一步加大与主流媒体通联,广泛宣传工商工作;力争年内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升信息公开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