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28日至29日,由南通文化部门打造的“城市非遗会客厅”首次进驻南通文峰广场商圈,全省“十三太保”特色非遗项目齐聚,通过“非遗造物集”,让市民在家门口一站领略江苏非遗魅力。这是2025南通市“全民文化季”的重要内容之一。
今年的“全民文化季”紧扣“迎‘苏超’ 促消费”主题,推出10个市级重点活动、100个优质活动、1000个普及活动,涵盖艺术展演、非遗体验、阅读推广等多种形式。
非遗联动
打造“第二现场”新体验
眼下,“苏超”影响力已经从绿茵场蔓延到城市各个角落,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成为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新引擎。6月28日、29日,“苏超第二现场”南通文峰广场迎来文化的盛宴——省内13个地市特色非遗齐聚。此次2025南通市“全民文化季”之“城市非遗会客厅”进商圈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展现非遗魅力”为核心,积极探索文旅体商融合新路径,深度嵌入非遗元素,拓展商业场景。
常州萝卜干脆爽咸香、盐城晓成藕粉圆晶莹Q弹、宿迁水晶渣糕酸甜可口、靖江双鱼肉脯鲜香劲道……除了省内各地美食,南通本土的美食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嵌桃麻花香酥可口、油馓子金黄诱人、四宜糕团软糯香甜、花露烧酒醇香地道……传统美食一一呈现,让市民游客一站式打卡“舌尖上的江苏”。
移步“指尖展区”,一件件非遗工艺品惊艳亮相。宜兴紫砂壶静静陈列,古朴器型藏着千年陶艺智慧;徐州香包绣工精巧,把美好祈愿缝进针脚;扬州通草花永不凋谢,镇江京口面塑人物萌化或震撼,淮安布艺的巧思、连云港云雾茶的清香……江苏各地风土人情好像都凝聚在这些精湛的手工技艺中,耐人寻味。
此外,南通本土非遗蓝印花布、板鹞风筝、色织土布、剪纸、面塑等技艺璀璨、尽展风采;季德胜蛇药、如皋香袋等非遗项目更将健康智慧与传统工艺巧妙融合。市民陈先生不禁感慨:“这些都是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智慧的文化宝库。这次非遗市集,不仅让大家能够品尝各地的非遗美食,领略非遗之美,更增强了文化自信,让我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文化赋能
激发商圈消费新活力
作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城市非遗会客厅”沉浸式展厅将长期开放。该会客厅打破非遗展示的常规模式,将非遗作品融入生活场景,使那些曾令人驻足赞叹的非遗技艺,成为市民朋友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凯利绣品、南通市华艺扎染博物馆、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馆等四大展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非遗、感受传统工艺魅力的全新空间。现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仿真绣、通作家具制作技艺及南通扎染等富有江海特色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以时尚新颖的姿态集中呈现。走进会客厅,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仿佛在指尖呼吸,仿真绣丝线以针脚勾勒出狼山云雾的朦胧之美,通作家具榫卯咬合间流淌着明式风骨,南通扎染的色晕纹理在褶皱里悄然绽放,让传统工艺之美变得可触可感。“我觉得无论是想深入了解南通非遗,还是寻觅独具匠心的生活好物,这里都提供了独特体验。”参观完“城市非遗会客厅”后,市民张女士笑着说。
在“城市非遗会客厅”门前,制作蓝染扇子、DIY中药艾草养生锤、刺绣团扇、拓印蓝白纹样丝巾……一系列趣味十足的非遗手作体验活动也精彩上线。市民游客纷纷参与其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市民贺女士参加完蓝染扇子制作活动后表示:“这次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非遗并非书本里的符号,而是触手可及的别样体验。下次有机会还要来参加。”
百姓共享
定义文化惠民新范式
作为“茉莉花开 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全民文化季”活动将持续至12月,紧扣“迎‘苏超’ 促消费”主题,通过资源整合与商圈优势,打造“可看、可玩、可消费”的文化惠民新范式,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全民共享,持续提升文化活动对人流集聚、消费促进和城市活力的拉动效应。
据了解,2025年“全民文化季”活动在往届的基础上,继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10个市级重点活动、100个优质活动、1000个普及活动。
其中,10个市级重点活动具体包括,7月至9月,举办“讴歌胜利 唱响和平”群众大合唱展演活动,组织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及民间合唱队伍同台献艺;5月至8月,线上开展AI(爱)南通——AI创意作品全国征集活动,市图书馆举办“声暖万家”2025南通市亲子朗读大赛;5月至9月,“艺通江海·文韵商圈”全市群众文化活动进商圈陆续展开,让市民享受文化便利的同时,为商圈繁荣注入新的活力;5月至11月,南通市图书馆“读经典,赏名著,书写翰墨人生”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火热进行,营造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5月至12月,“跟着‘苏超’游南通”——“苏超”主题文化服务活动将围绕“苏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立体呈现南通的文化魅力;同时,市文化馆“城南乐事”第二季游园会系列活动将举行,“文化江海行”深入全市各县(市、区),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10月,“风从海上来”上海优秀公共文化资源走进南通交流展示月活动,将为通城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10月至12月伶工学社百姓戏台周周演,致力于让更多人欣赏到高质量的戏曲艺术。
据悉,未来全市各县(市、区)将广泛开展百项文化惠民活动;基层文化部门以镇(街道)、村(社区)为主阵地,组织开展千项文化活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