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南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09 字体:[ ]

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

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我市自今年3月以来,按照“四突出四确保”工作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全市2.3万个基层党组织、47.6万名党员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分层分类抓实学习研讨

“学思想”,是学习教育的第一位任务,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检视剖析,真正把作风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

市委常委会以上率下、身体力行,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教育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集中3天时间举办市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市级领导同志带头讲授党课,带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1400余场次、领导干部上党课7500余场次,以思想“破冰”引领作风“破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履职实践,着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提升立法精细化水平、增强监督刚性的实际行动。市政府党组将学习教育与服务中心大局、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等贯通起来,进一步把准“四个着力点”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市政协党组把开展学习教育与推进政协年度工作任务相结合,引导政协委员将作风建设要求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在抢抓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市委宣传部精心打造“通宣学习汇”品牌,将学习教育与理论宣讲、舆论引导、文化传播等工作紧密结合,为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提供坚强作风保障。市委统战部把学习教育融入凝聚统战对象共识、服务统战工作大局的实践中,引导全市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在抓牢“关键少数”的同时,南通市以“万名普通党员进党校”基本培训为抓手,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必修课”,先后组织6.2万名一线普通党员到市县党校集中学习,帮助筑牢思想防线。各领域基层党支部紧扣学习重点,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9.8万场次,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领域,各地各单位创新学习载体、拓展学习内容,确保学习无死角、无盲区、无遗漏。市委社会工作部建立新兴领域学习教育“联学联动”机制,在园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司机之家、暖“新”驿站等阵地上架学习教育相关资料,满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学习需求。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将学习教育有关内容纳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指导各党支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等方式开展学习,实现有效覆盖。苏锡通园区组建“1名支部委员+1名党员骨干+N名流动党员”帮学小组,为“五一”返乡流动党员精神“补钙”、头脑“充电”。

“这是一次深刻的心灵触动,更是一次有力的行动鞭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时刻保持警醒,做到警钟长鸣。”来自市海洋发展局的年轻干部杨光明在警示教育基地参加现场教育后深有感触。为突出抓好年轻干部这一重点对象的学习教育,我市将学习教育内容纳入青干班、高研班等党校主体班次,利用“家风课堂”、处长论坛等载体开展学习研讨2300余场次、覆盖年轻干部2.6万名。针对年轻干部特有的“沉迷网络”“精神空虚”等问题,编发19个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市县两级组织8362名年轻干部赴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法院等接受现场教育,推动以案为鉴、自警自省。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组织青年干警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研讨交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筑牢廉洁防线。市委金融工委开设“金融系统廉政讲堂”,重点对35岁以下“金融系统青苗”进行“廉洁从业承诺践诺”专题培训。如东县结合“5・10”思廉日举办“扶海家风课堂”年轻干部专场,184名年轻干部围绕执纪执法、资金管理等领域梳理易发多发风险点245个,并制定防控措施。

动真碰硬推进查摆整改

“党员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败下阵来,往往是从一包烟、一瓶酒、一顿饭等看似无关痛痒的问题上开始蜕变、打开缺口的。”6月6日,市委书记吴新明主持召开全市警示教育会,深入分析“吃喝风”“送礼风”等突出作风问题的表现和根源,要求各地各单位结合工作特点和干部队伍实际,拿出针对性措施,真刀真枪整治作风问题。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各级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照2张问题清单、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等,全面深入进行查摆,列出问题清单,查摆具体表现,深挖问题根源。启东市构建“个人自查+单位复查+群众帮查+专班核查”四级联查机制,督促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对照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4类突出问题,深入查找“行为偏差”,累计查摆问题585个、立行立改367个。崇川区建立健全党委(党组)书记审阅、班子集体研究、区级学习教育专班备案“三级把关”机制,对问题清单逐一过筛细查、点对点纠偏,经三轮动态更新,督促各级领导班子累计梳理问题592个,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梳理问题2853个,确保问题找深找全。市体育局开展“体育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自查自纠”“体育领域风腐问题系统整治”等活动,将赛风赛纪监管、行业协会管理等10个方面45项内容纳入查摆范围。市生态环境局推行“码上监督”,向管理服务对象发放“环保清风服务卡”,实行辖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姓名“公示牌、联系卡”制度,进一步畅通监督反馈渠道,确保问题查摆清仓见底。

针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各地各单位建立“专人负责、专题研究、专项整治、专班督检”“四专”机制,推动整改整治见行见效。市纪委监委强化问题查处,召开全市违规吃喝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推进会,对顶风违纪行为动真格、出重拳,紧盯“相互吃”“吃老板”“一桌餐”等7类违规吃喝整治重点,开展公务接待专项检查、非接触式明察暗访,集中攻坚一批违规吃喝案件。向各县(市、区)委、市级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发送《告知信》,确保各项要求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市发改委将“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整改与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相结合,发布两批次54项“揭榜挂帅”课题,推动21项转化为政策文件,58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组建“党员服务队”下沉一线,推行“周末我在岗”“上门办证”等贴心服务,化解5个项目、689套不动产登记难题。市卫健委聚焦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困难、行动不便缺乏协助等问题,推出老年人“先诊疗后付费”、增设志愿服务岗、“信息化+服务”助力“80+”老人就医零等待等暖心举措,切实打通老年人就医难点堵点。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作保障。市委政法委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办理制度,开展全市“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信访案件开展个案评查和联合接访,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实质化解,上半年共办理来信195件。南通开发区建立“首席服务员+党建指导员”“双专员”制度,收集企业“亲”“清”政商关系建议54条,推动解决企业出口受阻、成本攀升等问题。市公安局开展政务服务“提靓行动”,升级公安便民服务“一张图2.0”,建成“1+10”网办中心集群,全市120家派出所实现“一窗通办”,打造“3公里、15分钟”公安便民服务圈。市数据局针对项目审批中部门多、环节繁、耗时长的痛点,创新推出企业投资促产“一件事”改革,助力5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预验早投产”。

下沉一线办好开门教育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群众的感受最真切。我市以“走得勤、找得准、办得好”活动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见真声音、推进真整改、取得真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市委书记吴新明带头赴基层开展专题调研12次,带动9300余名市县镇领导干部走村入企、13.5万名基层党员走家串户,在一线问需问难、寻计寻策。全市917名机关干部下沉102个镇(街道)、1311个村(社区),切实以优良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群众的“金点子”是解题的“金钥匙”。海安市开展“亲商助企大走访”“换位‘心’体验”等活动,依托“海心安·民生服务直通车”收集需求,确定5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1900余个支部“微实事”,化解企业和群众诉求2100余个。市医保局建立“进企业、下基层、请群众”三体验机制,领导干部带头“陪群众走流程”,发现堵点问题19个,提出优化措施33项,服务参保群众近万人。南通中学围绕高品质办学、高质量发展征求家长、社会代表意见,吸纳师资建设、高中生心理健康等近50条建议,以作风转变让师生切实感受新气象新变化。

“现在带孩子下楼遛弯特别放心。以前怕孩子磕着碰着,现在到处都修得妥妥帖帖,环境好了,人的心情也跟着好了,感觉整个小区的幸福感都提升了。”兴仁镇仁和家园居民陆素云谈道。通州区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实事、一党员一承诺”活动,2265个基层党组织办结蔬果垃圾收储点建设、企业“延时办”服务等实事项目629个,综合满意度96.8%。海门区在台风“竹节草”来袭之际,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第一响应人”队伍473支,发动在职党员、村(社区)党员、新就业群体党员5800余人,将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守护江海安澜、群众安宁的过硬作风。市中医院举办“中医药进万家”系列活动,推动党员深入各社区、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健康专题讲座、义诊50余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南通机场集团积极突破服务质量“瓶颈”,持续优化“经通转”中转联程服务,全面推行“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无忧中转”便捷模式,实现“人找服务”向“服务等人”转变。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地各单位用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如皋市紧盯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痛点,探索建立“社区合伙人”机制,通过需求共商、资源共享、治理共担,构建基层闭环治理链条,办成“高龄”电梯集体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更新、“全龄友好”社区食堂创办等民生实事2600余件。通州湾示范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难题,开辟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绿色通道,优化办理流程,为79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落实就读学校,着力提升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市城管局聚焦跨区域非法处置建筑垃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巡逻执法+凌晨设卡+动态布控”组合战法精准施治,查扣违法车辆100台,无害化处理域外垃圾2687.1吨。市第一人民医院针对患者就医“寻路难”的问题,在停车场关键路段部署智能射灯导引系统,患者从停车点至一楼核心区的平均寻路时间缩短40%。市房投集团围绕“托娃缺位置”“托育花钱多”等群众急难愁盼,加速推进13家普惠托育园建设,有效缓解800个托位缺口,持续推动优质普惠托育服务深入街道社区、贴近群众生活。

上下贯通有序组织推进

“这次学习教育时间紧、任务重,市委督导组的同志与我们同题共答、解剖麻雀,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学习教育市委督导组派驻后,一名被督导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说道。

市委充分发挥指导督导“利剑”作用,派出3个督导组对8个地方和单位学习教育开展督导工作,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第一督导组累计谈话280余人次,参加被督导单位各类活动24场次,延伸督导直属单位、一线工作现场和窗口单位40余次,实现压力层层传导。第二督导组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反馈、“12345”工单、信访举报、审计监督等信息,对3家单位问题清单进行3轮审核,督促查摆问题从13条增至57条。第三督导组自觉把自己摆进去,与被督导单位一起分析问题情况,形成“青年民警教育管理”“医德医风建设”等同题共答调研成果,推动问题改到位、改彻底。

为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我市抓好责任落实、强化统筹调度、精准督导指导,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市级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听情况介绍、问存在问题、问意见建议、问亮点做法“一听三问”,全覆盖了解掌握各地各单位进展情况,发现问题、校正偏差。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建立“1+6”联络机制,依托市级机关6个党建联系片,结合月度“党建工作调研日”、季度“党建联系片会”,对市级机关直属党组织加强跟踪指导。市委教育工委充分考虑“考试季、升学季”的行业特点,为在外跨校交流、中考命题封闭的教师党员梳理“必修”“选修”两张清单,定期调度学习教育进展。市国资委党委充分发挥外部董事、财务监督专员、行风监督员作用,对16家市属企业党委开展全覆盖调研指导。

学习教育成效最终体现在实干上。各地各单位把开展学习教育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重点结合起来,出实招、求实效,真正让群众见到行动、感到变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建立全市性重要会议活动月度申报制度,大力倡导“短实新”文风,严肃通报纠正“红头变白头”“正式改便签”等一批规避制度约束的问题,上半年全市发文数量同比下降20.4%。市委组织部持续强化干部担当作为监督,防范纠治政绩观偏差,探索建立“灰名单”制度,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预警管理,努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

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全市上下把开展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抓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市商务局制定《南通市商务领域重点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方案》,赴217家重点企业送政策、摸实情、找问题,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1999亿元,同比增长15.7%,居全省首位;实际使用外资7.9亿美元,增长8.9%。市科技局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出台《关于促进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南通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上半年全市新招引科创项目1130个,其中高成长性项目235个,把转作风与促发展有机结合。市工信局强化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出台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方案,上半年累计137家企业获评省先进级智能工厂,2家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上半年,南通GDP增长5.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5个、0.1个百分点,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以此次学习教育为新起点,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锤炼过硬作风、提升能力本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南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09 字体:[ ]

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

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我市自今年3月以来,按照“四突出四确保”工作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全市2.3万个基层党组织、47.6万名党员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分层分类抓实学习研讨

“学思想”,是学习教育的第一位任务,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检视剖析,真正把作风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

市委常委会以上率下、身体力行,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教育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集中3天时间举办市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市级领导同志带头讲授党课,带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1400余场次、领导干部上党课7500余场次,以思想“破冰”引领作风“破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履职实践,着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提升立法精细化水平、增强监督刚性的实际行动。市政府党组将学习教育与服务中心大局、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等贯通起来,进一步把准“四个着力点”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市政协党组把开展学习教育与推进政协年度工作任务相结合,引导政协委员将作风建设要求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在抢抓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市委宣传部精心打造“通宣学习汇”品牌,将学习教育与理论宣讲、舆论引导、文化传播等工作紧密结合,为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提供坚强作风保障。市委统战部把学习教育融入凝聚统战对象共识、服务统战工作大局的实践中,引导全市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在抓牢“关键少数”的同时,南通市以“万名普通党员进党校”基本培训为抓手,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必修课”,先后组织6.2万名一线普通党员到市县党校集中学习,帮助筑牢思想防线。各领域基层党支部紧扣学习重点,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9.8万场次,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领域,各地各单位创新学习载体、拓展学习内容,确保学习无死角、无盲区、无遗漏。市委社会工作部建立新兴领域学习教育“联学联动”机制,在园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司机之家、暖“新”驿站等阵地上架学习教育相关资料,满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学习需求。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将学习教育有关内容纳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指导各党支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等方式开展学习,实现有效覆盖。苏锡通园区组建“1名支部委员+1名党员骨干+N名流动党员”帮学小组,为“五一”返乡流动党员精神“补钙”、头脑“充电”。

“这是一次深刻的心灵触动,更是一次有力的行动鞭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时刻保持警醒,做到警钟长鸣。”来自市海洋发展局的年轻干部杨光明在警示教育基地参加现场教育后深有感触。为突出抓好年轻干部这一重点对象的学习教育,我市将学习教育内容纳入青干班、高研班等党校主体班次,利用“家风课堂”、处长论坛等载体开展学习研讨2300余场次、覆盖年轻干部2.6万名。针对年轻干部特有的“沉迷网络”“精神空虚”等问题,编发19个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市县两级组织8362名年轻干部赴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法院等接受现场教育,推动以案为鉴、自警自省。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组织青年干警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研讨交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筑牢廉洁防线。市委金融工委开设“金融系统廉政讲堂”,重点对35岁以下“金融系统青苗”进行“廉洁从业承诺践诺”专题培训。如东县结合“5・10”思廉日举办“扶海家风课堂”年轻干部专场,184名年轻干部围绕执纪执法、资金管理等领域梳理易发多发风险点245个,并制定防控措施。

动真碰硬推进查摆整改

“党员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败下阵来,往往是从一包烟、一瓶酒、一顿饭等看似无关痛痒的问题上开始蜕变、打开缺口的。”6月6日,市委书记吴新明主持召开全市警示教育会,深入分析“吃喝风”“送礼风”等突出作风问题的表现和根源,要求各地各单位结合工作特点和干部队伍实际,拿出针对性措施,真刀真枪整治作风问题。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各级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照2张问题清单、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等,全面深入进行查摆,列出问题清单,查摆具体表现,深挖问题根源。启东市构建“个人自查+单位复查+群众帮查+专班核查”四级联查机制,督促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对照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4类突出问题,深入查找“行为偏差”,累计查摆问题585个、立行立改367个。崇川区建立健全党委(党组)书记审阅、班子集体研究、区级学习教育专班备案“三级把关”机制,对问题清单逐一过筛细查、点对点纠偏,经三轮动态更新,督促各级领导班子累计梳理问题592个,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梳理问题2853个,确保问题找深找全。市体育局开展“体育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自查自纠”“体育领域风腐问题系统整治”等活动,将赛风赛纪监管、行业协会管理等10个方面45项内容纳入查摆范围。市生态环境局推行“码上监督”,向管理服务对象发放“环保清风服务卡”,实行辖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姓名“公示牌、联系卡”制度,进一步畅通监督反馈渠道,确保问题查摆清仓见底。

针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各地各单位建立“专人负责、专题研究、专项整治、专班督检”“四专”机制,推动整改整治见行见效。市纪委监委强化问题查处,召开全市违规吃喝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推进会,对顶风违纪行为动真格、出重拳,紧盯“相互吃”“吃老板”“一桌餐”等7类违规吃喝整治重点,开展公务接待专项检查、非接触式明察暗访,集中攻坚一批违规吃喝案件。向各县(市、区)委、市级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发送《告知信》,确保各项要求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市发改委将“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整改与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相结合,发布两批次54项“揭榜挂帅”课题,推动21项转化为政策文件,58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组建“党员服务队”下沉一线,推行“周末我在岗”“上门办证”等贴心服务,化解5个项目、689套不动产登记难题。市卫健委聚焦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困难、行动不便缺乏协助等问题,推出老年人“先诊疗后付费”、增设志愿服务岗、“信息化+服务”助力“80+”老人就医零等待等暖心举措,切实打通老年人就医难点堵点。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作保障。市委政法委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办理制度,开展全市“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信访案件开展个案评查和联合接访,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实质化解,上半年共办理来信195件。南通开发区建立“首席服务员+党建指导员”“双专员”制度,收集企业“亲”“清”政商关系建议54条,推动解决企业出口受阻、成本攀升等问题。市公安局开展政务服务“提靓行动”,升级公安便民服务“一张图2.0”,建成“1+10”网办中心集群,全市120家派出所实现“一窗通办”,打造“3公里、15分钟”公安便民服务圈。市数据局针对项目审批中部门多、环节繁、耗时长的痛点,创新推出企业投资促产“一件事”改革,助力5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预验早投产”。

下沉一线办好开门教育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群众的感受最真切。我市以“走得勤、找得准、办得好”活动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见真声音、推进真整改、取得真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市委书记吴新明带头赴基层开展专题调研12次,带动9300余名市县镇领导干部走村入企、13.5万名基层党员走家串户,在一线问需问难、寻计寻策。全市917名机关干部下沉102个镇(街道)、1311个村(社区),切实以优良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群众的“金点子”是解题的“金钥匙”。海安市开展“亲商助企大走访”“换位‘心’体验”等活动,依托“海心安·民生服务直通车”收集需求,确定5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1900余个支部“微实事”,化解企业和群众诉求2100余个。市医保局建立“进企业、下基层、请群众”三体验机制,领导干部带头“陪群众走流程”,发现堵点问题19个,提出优化措施33项,服务参保群众近万人。南通中学围绕高品质办学、高质量发展征求家长、社会代表意见,吸纳师资建设、高中生心理健康等近50条建议,以作风转变让师生切实感受新气象新变化。

“现在带孩子下楼遛弯特别放心。以前怕孩子磕着碰着,现在到处都修得妥妥帖帖,环境好了,人的心情也跟着好了,感觉整个小区的幸福感都提升了。”兴仁镇仁和家园居民陆素云谈道。通州区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实事、一党员一承诺”活动,2265个基层党组织办结蔬果垃圾收储点建设、企业“延时办”服务等实事项目629个,综合满意度96.8%。海门区在台风“竹节草”来袭之际,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第一响应人”队伍473支,发动在职党员、村(社区)党员、新就业群体党员5800余人,将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守护江海安澜、群众安宁的过硬作风。市中医院举办“中医药进万家”系列活动,推动党员深入各社区、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健康专题讲座、义诊50余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南通机场集团积极突破服务质量“瓶颈”,持续优化“经通转”中转联程服务,全面推行“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无忧中转”便捷模式,实现“人找服务”向“服务等人”转变。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地各单位用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如皋市紧盯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痛点,探索建立“社区合伙人”机制,通过需求共商、资源共享、治理共担,构建基层闭环治理链条,办成“高龄”电梯集体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更新、“全龄友好”社区食堂创办等民生实事2600余件。通州湾示范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难题,开辟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绿色通道,优化办理流程,为79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落实就读学校,着力提升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市城管局聚焦跨区域非法处置建筑垃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巡逻执法+凌晨设卡+动态布控”组合战法精准施治,查扣违法车辆100台,无害化处理域外垃圾2687.1吨。市第一人民医院针对患者就医“寻路难”的问题,在停车场关键路段部署智能射灯导引系统,患者从停车点至一楼核心区的平均寻路时间缩短40%。市房投集团围绕“托娃缺位置”“托育花钱多”等群众急难愁盼,加速推进13家普惠托育园建设,有效缓解800个托位缺口,持续推动优质普惠托育服务深入街道社区、贴近群众生活。

上下贯通有序组织推进

“这次学习教育时间紧、任务重,市委督导组的同志与我们同题共答、解剖麻雀,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学习教育市委督导组派驻后,一名被督导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说道。

市委充分发挥指导督导“利剑”作用,派出3个督导组对8个地方和单位学习教育开展督导工作,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第一督导组累计谈话280余人次,参加被督导单位各类活动24场次,延伸督导直属单位、一线工作现场和窗口单位40余次,实现压力层层传导。第二督导组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反馈、“12345”工单、信访举报、审计监督等信息,对3家单位问题清单进行3轮审核,督促查摆问题从13条增至57条。第三督导组自觉把自己摆进去,与被督导单位一起分析问题情况,形成“青年民警教育管理”“医德医风建设”等同题共答调研成果,推动问题改到位、改彻底。

为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我市抓好责任落实、强化统筹调度、精准督导指导,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市级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听情况介绍、问存在问题、问意见建议、问亮点做法“一听三问”,全覆盖了解掌握各地各单位进展情况,发现问题、校正偏差。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建立“1+6”联络机制,依托市级机关6个党建联系片,结合月度“党建工作调研日”、季度“党建联系片会”,对市级机关直属党组织加强跟踪指导。市委教育工委充分考虑“考试季、升学季”的行业特点,为在外跨校交流、中考命题封闭的教师党员梳理“必修”“选修”两张清单,定期调度学习教育进展。市国资委党委充分发挥外部董事、财务监督专员、行风监督员作用,对16家市属企业党委开展全覆盖调研指导。

学习教育成效最终体现在实干上。各地各单位把开展学习教育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重点结合起来,出实招、求实效,真正让群众见到行动、感到变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建立全市性重要会议活动月度申报制度,大力倡导“短实新”文风,严肃通报纠正“红头变白头”“正式改便签”等一批规避制度约束的问题,上半年全市发文数量同比下降20.4%。市委组织部持续强化干部担当作为监督,防范纠治政绩观偏差,探索建立“灰名单”制度,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预警管理,努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

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全市上下把开展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抓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市商务局制定《南通市商务领域重点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方案》,赴217家重点企业送政策、摸实情、找问题,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1999亿元,同比增长15.7%,居全省首位;实际使用外资7.9亿美元,增长8.9%。市科技局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出台《关于促进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南通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上半年全市新招引科创项目1130个,其中高成长性项目235个,把转作风与促发展有机结合。市工信局强化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出台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方案,上半年累计137家企业获评省先进级智能工厂,2家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上半年,南通GDP增长5.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5个、0.1个百分点,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以此次学习教育为新起点,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锤炼过硬作风、提升能力本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