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南通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启用,首宗土地过户借此办结——
土地存量变发展增量有了“快速路”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13 字体:[ ]

“从政策咨询到业务办结,土地过户只用了一个星期。有了平台支持,安全又高效!”9月底,崇川文旅公司市场策划科副科长黄晨为切身体验到的一站式服务点赞。

这宗土地过户,是我市首个通过南通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完成登记工作的案例,为南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服务城市更新发展画下鲜活注脚。近年来,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着力打造一个平台、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套制度、一码关联“五个一”体系,搭起土地二级市场资产转化“快速路”。

存量变增量的生动实践

打开南通市自然资源网上交易平台,点击“二级市场”链接,即可进入南通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供需信息、一站式便捷服务、地图找地、服务指南、政策法规……首页各功能栏一目了然。

当前,土地利用从增量拓展转向存量挖潜,二级市场交易主体不断增加,交易需求日益凸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敏锐捕捉到市场风向,于2023年着手谋划平台建设,去年基本建成,今年9月启用,各项功能细节持续完善。

平台启用,为政企两端架起了一座“双向奔赴”的桥梁。9月初,崇川文旅公司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咨询土地二级市场交易问题,中心工作人员当即根据平台信息推荐合适的转让地块。最终,位于唐闸镇南市街的原南通大兴面粉有限公司一宗土地使用权,交易双方通过平台成功转让并顺利完成不动产登记,整个流程仅耗时一个星期。

“平台上,土地二级市场相关信息、政策和数据等统一集中发布和展示,帮助我们降低了信息搜索成本。”黄晨说,“我们只要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明文件,最后到不动产交易登记服务专窗领证,全流程‘一条龙’服务,便捷高效。”

这是我市首宗通过平台完成的产权过户,更是一次存量盘活与城市更新相辅相成的生动实践。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交易服务科科长朱卫华表示,南通大兴面粉有限公司前身是张謇创办的复兴面粉厂,承载着深厚的城市记忆与民族工业精神,此次通过土地二级市场实现有序流转,为其功能转型与土地价值再生奠定基础。

筑牢“防火墙”的创新之举

长期以来,土地要素流转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风险不可控等堵点,为此,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搭建了一个信息集聚、服务高效的“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更为企业大宗交易上了一把“安全锁”。

平台实名注册认证,是安全管控第一关。用户登录后发布的供需信息,都要经过后台审核。朱卫华介绍:“我们会核查个体、企业身份,联合其他部门核查土地是否有抵押、查封等情况,确保主体材料齐全、信息真实。”

为给交易安全再“加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还创新推出土地二级市场的预告登记服务,即为供需双方发布“预告”信息,在手续办理过程中“锁定”该土地,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对方违约、资产被抵、一地二卖、资产被套等核心风险,为商业谈判和合同履行环节建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火墙”。

在首宗产权过户办理过程中,崇川文旅公司就通过预告登记锁定权利、防范风险。“这就好像一份‘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期权’,让交易双方在交易最终完成前,将对方的信用承诺升级为受国家登记制度保护的‘准物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受理科负责人介绍。

平台还为交易双方提供规范合同范本和专业政策咨询,让原本无序的交易流程步入标准化轨道,显著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直接提升市场主体的参与意愿与满意度。

“五个一”体系的长远支撑

以网页为载体,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正逐步完善一个平台、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套制度、一码关联“五个一”体系,为企业提供覆盖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高效打通土地二级市场发展需求与资产价值的转化路径。

一站服务,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增值服务,其中包括土地评估、撮合交易、不动产登记服务、测绘业务、税务咨询和金融服务6项服务。“企业可以根据需求,通过平台直接联系第三方,省时、省力又省心。”朱卫华说。

一窗受理,依托于不动产交易登记服务专窗,结合内部一码联动机制,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交易登记流程,涉及税务、住建、资规等多个部门,我们通过信息‘内推’,让业务内部流转。”朱卫华表示,“企业只要到窗口递交材料,手续完备就可直接线上领证。”

平台载体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将研究出台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明确交易须知、管理办法等内容,以政策领航助推土地二级市场健康流转。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以此为契机,该局将持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大存量闲置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力度。通过精准施策和高效服务,进一步激发土地二级市场活力,畅通存量土地资源转化渠道,让每一寸土地焕发出最大价值,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南通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启用,首宗土地过户借此办结——
土地存量变发展增量有了“快速路”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13 字体:[ ]

“从政策咨询到业务办结,土地过户只用了一个星期。有了平台支持,安全又高效!”9月底,崇川文旅公司市场策划科副科长黄晨为切身体验到的一站式服务点赞。

这宗土地过户,是我市首个通过南通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完成登记工作的案例,为南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服务城市更新发展画下鲜活注脚。近年来,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着力打造一个平台、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套制度、一码关联“五个一”体系,搭起土地二级市场资产转化“快速路”。

存量变增量的生动实践

打开南通市自然资源网上交易平台,点击“二级市场”链接,即可进入南通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供需信息、一站式便捷服务、地图找地、服务指南、政策法规……首页各功能栏一目了然。

当前,土地利用从增量拓展转向存量挖潜,二级市场交易主体不断增加,交易需求日益凸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敏锐捕捉到市场风向,于2023年着手谋划平台建设,去年基本建成,今年9月启用,各项功能细节持续完善。

平台启用,为政企两端架起了一座“双向奔赴”的桥梁。9月初,崇川文旅公司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咨询土地二级市场交易问题,中心工作人员当即根据平台信息推荐合适的转让地块。最终,位于唐闸镇南市街的原南通大兴面粉有限公司一宗土地使用权,交易双方通过平台成功转让并顺利完成不动产登记,整个流程仅耗时一个星期。

“平台上,土地二级市场相关信息、政策和数据等统一集中发布和展示,帮助我们降低了信息搜索成本。”黄晨说,“我们只要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明文件,最后到不动产交易登记服务专窗领证,全流程‘一条龙’服务,便捷高效。”

这是我市首宗通过平台完成的产权过户,更是一次存量盘活与城市更新相辅相成的生动实践。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交易服务科科长朱卫华表示,南通大兴面粉有限公司前身是张謇创办的复兴面粉厂,承载着深厚的城市记忆与民族工业精神,此次通过土地二级市场实现有序流转,为其功能转型与土地价值再生奠定基础。

筑牢“防火墙”的创新之举

长期以来,土地要素流转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风险不可控等堵点,为此,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搭建了一个信息集聚、服务高效的“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更为企业大宗交易上了一把“安全锁”。

平台实名注册认证,是安全管控第一关。用户登录后发布的供需信息,都要经过后台审核。朱卫华介绍:“我们会核查个体、企业身份,联合其他部门核查土地是否有抵押、查封等情况,确保主体材料齐全、信息真实。”

为给交易安全再“加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还创新推出土地二级市场的预告登记服务,即为供需双方发布“预告”信息,在手续办理过程中“锁定”该土地,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对方违约、资产被抵、一地二卖、资产被套等核心风险,为商业谈判和合同履行环节建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火墙”。

在首宗产权过户办理过程中,崇川文旅公司就通过预告登记锁定权利、防范风险。“这就好像一份‘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期权’,让交易双方在交易最终完成前,将对方的信用承诺升级为受国家登记制度保护的‘准物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受理科负责人介绍。

平台还为交易双方提供规范合同范本和专业政策咨询,让原本无序的交易流程步入标准化轨道,显著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直接提升市场主体的参与意愿与满意度。

“五个一”体系的长远支撑

以网页为载体,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正逐步完善一个平台、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套制度、一码关联“五个一”体系,为企业提供覆盖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高效打通土地二级市场发展需求与资产价值的转化路径。

一站服务,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增值服务,其中包括土地评估、撮合交易、不动产登记服务、测绘业务、税务咨询和金融服务6项服务。“企业可以根据需求,通过平台直接联系第三方,省时、省力又省心。”朱卫华说。

一窗受理,依托于不动产交易登记服务专窗,结合内部一码联动机制,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交易登记流程,涉及税务、住建、资规等多个部门,我们通过信息‘内推’,让业务内部流转。”朱卫华表示,“企业只要到窗口递交材料,手续完备就可直接线上领证。”

平台载体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将研究出台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明确交易须知、管理办法等内容,以政策领航助推土地二级市场健康流转。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以此为契机,该局将持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大存量闲置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力度。通过精准施策和高效服务,进一步激发土地二级市场活力,畅通存量土地资源转化渠道,让每一寸土地焕发出最大价值,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