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叩开17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拿到229张境外农药自主登记证;产品热销120余个国家,出口比例超过80%,中国农药出口额“TOP50”第6名……昨天,记者探访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组亮眼数据跃然眼前。这家刚刚于深交所鸣钟上市的企业,敲响了南通2025年资本市场的开年强音,更以全球化布局诠释着“南通军团”的远征雄心。
抢占国际赛道的“南通军团”
农药行业是“需求刚性+技术壁垒”的典型赛道。近年来,泰禾股份不断加强产品和技术创新研发,努力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海外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植保产品及特殊化学品供应商,并持续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4月27日,泰禾股份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42.14亿元,同比增长8.93%。
与此同时,泰禾股份的国际化战略也取得新进展:公司在厄瓜多尔、泰国、巴基斯坦等地新设子公司,进一步完善全球营销网络;与先正达、科迪华、纽发姆等国际农化巨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一支具有多元化背景、多语言能力的国际化营销团队,并在海外重点市场建立本地化业务团队。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32.52亿元,同比增长10.41%,占总营收的76.78%。公司总经理谢思勉表示,借力资本市场,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能力、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步伐,在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的同时,全面深化全球化布局、做大做强国际市场,实现从“产品出海”转向“技术出海”。
泰禾股份的“远征”并非孤军奋战。中天科技作为光通信行业“走出去”的先驱之一,自上市后加速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富微电在全球多地设有生产基地或办事处,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超六成;环保行业的“优等生”京源环保,近日与印尼英丹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迈出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在南通59家上市公司中,多数企业已开展国际业务布局,资本力量成为“南通军团”开疆拓土的强力引擎。
南通上市好通的“破局密码”
资本市场的征战,离不开后方的强力支撑。首先是助力企业跨入资本市场门槛。4月15日,南通市企业赴港上市专题培训现场座无虚席。此次由南通市委金融办组织的“上市特训”,集结港交所、汉坤律所、大象投顾等头部机构的资深专家,通过深入解读赴港上市政策与实操路径,为全市重点上市及拟上市企业“指点迷津”。
这场由政府部门搭台、专业机构唱戏的资本活动,是南通上市“好通”品牌活动常态化的生动场景。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祁中伟介绍,近年来,南通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不遗余力“搭桥铺路”,努力打造上市“好通”服务品牌,并探寻出南通独有的企业上市“1234破局密码”:以一个机制为统领,线上线下“两手”齐抓,“三个一”工作闭环,持续优化四项重点举措。
在企业上市月度联席会机制下,全市各板块和政府部门协同发力,通过拟上市“白名单”制度,目前已累计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难题100余项。同时,强化与证监局、交易所的互动合作,联合优质资源及专业力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专业服务,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和决心。
“在冲刺上市的关键进程中,政府部门从政策扶持、资源协调到专业指导,给予了全方位的有力支持,成为企业成功上市不可或缺的坚实后盾。”谢思勉表示,政府部门为公司成功上市营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成功叩开资本市场大门,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资本、产业、创新的“化学反应”
在这套精准服务体系的支撑下,南通构筑起资本市场“雁阵梯队”: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上市企业5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8家。如今,不仅富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南通板块”持续壮大,其背后的资本与产业、与创新发生“碰撞”,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也共同催化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不少上市公司作为“链主”企业,引领着上下游产业链迅速集聚与创新要素蓬勃涌动,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记者观察发现,我市上市公司多数属于第二产业,在南通16条优势产业链中涉及布局的已超10条;在52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41家归属于南通“六大千亿级”重点产业集群;而在近三年南通新增上市公司中,近八成属于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为激励上市公司持续壮大,我市还推出上市公司再融资鼓励政策,并配套出台“基金发展政策16条”,通过政府优先参股的策略,鼓励已上市公司设立基金、孵化器,以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和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上市公司成为引领产业生态的主导力量。
祁中伟表示,未来,南通将不断深化现有资源的合作交流,汇聚多方合力,进一步推动资本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同时,南通也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进行战略布局,助力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引领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日报记者 张水兰 日报通讯员 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