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市政府办印发《南通市打造风电产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通政办发〔2020〕49号),明确我市打造风电产业之都的相关工作。
一、我市发展风电产业的优势是什么?
从风电资源看,南通拥有广阔的陆海域面积,地质稳定、出海便利、海床平坦、风能集中,适宜风电产业的发展。从产业体系看,全市已形成风电开发运营、施工运维、整机和配套设备制造以及技术研发、物流运输、海洋保护等完整的产业体系。从承载平台看,如东国家火炬海上风电特色产业基地以及通州湾示范区装备工业园、启东船舶海工工业园、海安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多个专业化产业园区具备承载风电项目的良好条件。从风电母港看,如东小洋口全国首个风电母港核心功能区已打造完成。
二、我市发展风电产业的三年目标是什么?
围绕三基地三中心建设,将南通打造成为风电产业之都,形成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2020-2021年着力引进风电产业链项目,累计装机容量突破700万千瓦,全年风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2022年聚焦远海风电规划和示范项目,形成较为完善的风电产业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全年风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
三、我市发展风电产业有哪些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装备配套产业集聚,引导本地企业提升配套能力,招引国内外一流的零部件制造商,拓展先进材料在风电领域的应用。二是加快高端智能技术研发,拓展大功率海上风电整机及关键零配件、风电设备循环化改造、高压柔性直流以及智慧风场等技术,推动后补贴时代风电装备向大功率、智能化、循环化方向转型提升。三是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风电母港平台,面向全沿海地区和风电全生命周期,打造国内领先的海上风电运维基地和试验检测中心。四是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开展海上风电储能、风电制氢、海洋牧场等项目建设,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程度。
四、对风电企业有哪些激励措施?
在推动产业项目落地上,对风电制造业项目按设备投资额20%最高给予1亿元奖励,对投资和税收达到一定额度的重点项目优先配置风电资源。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上,对重点研究所、实验室三年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对获得国家、省级奖励的给予配套补助。在引导人力资源集聚上,对本科及以上来通就业或创业的毕业生,给予连续三年每月1000-3000元补助,用工1000人以上的企业可建设职工公寓。在争取上级政策扶持上,协调推进用海审批、军方许可审批等工作,积极争取远海风电示范项目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