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12月29日上午10点30分
地点:南通市新闻发布中心
发布人:郝三旺 南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石松华 南通市发改委副调研员
主持人:孙俊俊 南通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管理处处长
图文实录
发布会现场图
孙俊俊: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由南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时间已经过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了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郝三旺同志,副调研员石松华同志向大家做情况介绍,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请市发改委副调研员石松华同志为大家作情况介绍。
石松华: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首先,欢迎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关注和支持南通发展和改革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南通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推进情况。
根据《江苏省发展规划条例》,今年4月份以来,我委牵头组织开展全市“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动员部署。我委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评估工作动员部署,明确评估内容、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二是委托专业研究。充分借助智库等第三方力量,委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进行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三是开展业务培训。邀请有关专家来通,围绕中期评估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对各地及市级机关部门业务骨干进行专题指导培训。四是开展专项评估。专项规划是《纲要》的延伸和支撑,为增强《纲要》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我们组织相关部门对所有重点专项规划同步开展中期评估。五是编制评估报告。在吸收第三方评估研究成果及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成果的基础上,我委组织力量集中起草编制《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报告形成后,我们广泛征求并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报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关于南通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的具体内容和下一步打算,稍后由郝三旺主任给大家作一详细介绍。
谢谢大家!
孙俊俊:
谢谢石主任!接下来请市发改委副主任郝三旺同志作介绍。
郝三旺: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刚才石主任已经将大致情况和大家做了介绍,下面我围绕南通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的具体内容和下一步打算跟大家做个简要汇报。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的新定位、新使命,按照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千方百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目标任务有序实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第一,关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纲要》提出的34个指标中,到2017年底,17个指标达到序时进度,占比50%;另有11个指标提前完成任务,占比32.4%。总的来看,到2020年,绝大部分指标能够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少数指标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始终保持全省第3,重点指标走势稳健、产业运行平稳、要素支撑稳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完成“十三五”各项预期目标任务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
第二,关于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围绕《纲要》提出的12项重点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动产业、城市、交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创新、改革、开放动力引擎,加快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改善提升,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向前推进。经济在平稳增长中加快转型。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举,存量改造和增量带动并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4.9:47.1:48,“3+3”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60.4%。区域性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实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创新之都行动方案》,加快构建以中央创新区为核心、以科技园区为载体、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市域创新体系。江海联动开发向纵深推进。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江苏沿海开发、江苏“1+3”重点功能区建设等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沿海“筑巢引凤”与沿江“腾笼换鸟”相结合,沿海前沿在大开发中加快崛起,沿江前沿在深化大保护中加快转型升级。智慧南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和融合创新,推动智慧项目融合惠民,智慧城市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大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呈现新格局。新农村发展呈现新面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前所未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绿色发展基本导向,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和“三河三行业”整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重点改革任务有序突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突出抓好引领性、带动性、标志性的重大改革事项,形成一批富有成效的改革成果和经验。对外开放逐步迈向高水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对内对外开放空间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江海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主动力,深入落实文化建设工程,文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民生改善再上新台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富民导向,增加民生投入,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扎实推进“法治南通”、“长安南通”建设,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关于“十三五”中后期对策举措。“十三五”中后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在我市叠加,发展预期持续看好,但仍然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南通处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我们将抓住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为重点,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城市服务、交通枢纽三大能级,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一是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重点是全力以赴稳增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创新之都。二是推动改革开放高质量。加快建设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突出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改革开放再深入,更大程度激发活力。重点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三是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覆盖,构建协调共荣的城乡关系,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重点是着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深入推进县域城镇发展,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是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江海特色文化强市,让城市有根有魂、神形兼备。重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五是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突出污染防治攻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型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美丽南通。重点是强化污染防治,培育绿色产业,完善环保制度。六是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突出民生优先,落实“七个有”要求,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就业社保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各位媒体朋友,关于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我就简要介绍这些。再次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市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衷心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谢谢大家!
孙俊俊:
谢谢郝主任!
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如果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举手示意,提问时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记者提问: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请问,“十三五”以来,南通在推动改革试点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呢?
郝三旺:
近年来,南通的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陆海统筹综合改革、“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我们围绕“去降补”重点任务,完成了省下达钢铁、水泥去产能任务,支持企业去杠杆,落实七大类降成本措施,实施六大类87个补短板项目。在陆海统筹综合改革方面。2015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南通市开展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为我市提供了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的重大平台。南通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海域综合管理创新示范市”。陆海统筹工作实施方案纳入省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计划获国土部批准。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南通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城市,成立全国第一个经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批准的地级市行政审批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市域全覆盖,“一枚印章管到底”的做法被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确定为典型经验做法并通报表扬。探索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
此外,我们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我们积极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5个县(市)全部跻身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县(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积极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江苏金丝利药业成为我省首批1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之一。设立了陆海统筹发展基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基金产业园,在全国首发“一带一路”企业集合债券。
孙俊俊: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记者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李克强总理来南通考察,对南通也寄予了厚望。南通位于长三角核心区,紧靠上海,如何把握这些历史性的战略机遇?
郝三旺:
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是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具有承南起北、贯通东西、出海入江的战略地位。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更是将南通定位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一直以来,南通把对接服务上海作为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不懈地大力度推进,通过产业、要素、物流、政策、城市功能等方面与上海实现“大融合”,努力策应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实施,“三港三城三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在沪成功举办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大会、南通高质量发展环境说明会等系列活动。成立沪通交通对接联合工作组,深化沪通空港物流协作,城域网实现与上海直达互联。呼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编制《海永-启隆-东平城镇圈协同规划》,沪通空间规划衔接实现了新的突破。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李克强总理考察南通时明确要求要把通州湾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扛起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北大门”的重大责任,以滨江主城、通州湾新城、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三大组团为核心,以江海联运、空铁、互联网三大枢纽为重要基础,以提升产业、城市、交通三大能级为关键支撑,全市域协同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面向太平洋的开放新门户、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区,建设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孙俊俊: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安排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会后与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交流。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