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9年12月11日上午9:00
主 题:南通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
地 点:南通市新闻发布中心(图书馆6楼)
出席人:司祝建 南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魏钦稳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 刚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章 平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
田建华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局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司祝建 南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发布人:魏钦稳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图文实录:
司祝建: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自然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对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南通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是落实中央部署,提高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部、省指导下,我市针对南通发展实际,按照“多规合一、底线思维、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序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情况,我们邀请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魏钦稳同志,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刚同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章平同志,向大家做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魏钦稳发布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有关情况,大家欢迎!
魏钦稳: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将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基础。自然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对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
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整体谋划新时代江苏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实现全省“多规合一”,今年10月,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省自然资源厅也多次召开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座谈会,传达落实了中央、部、省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现将相关情况发布如下:
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转变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方式,更加致力于提高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南通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成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北大门”提供空间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生态优先、管控底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生态建设要求,坚持保护优先、集约节约,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优先划定不能进行开发建设的范围,严守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粮食安全和历史文化保护线,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构建资源利用上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是全域覆盖、区域协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充分吸收原“城市总体规划”试点、海洋功能区划工作经验,实现城乡国土空间规划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统筹协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坚持陆海统筹,确定相关海洋保护利用控制线;坚持城乡协同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全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实施总体控制,促进城镇密集地区城镇之间的空间协同。
三是以人为本、提升品质。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通过“留白增绿”等方式适当增加开敞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坚持“开门编规划”,强化规划编制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规划编制实施水平的标准。
四是分类指导、科学管控。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根据自然禀赋、发展阶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管控要求和约束性指标,强化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分解、传导和考核。提高规划韧性,允许规划“留白”,实行弹性管控,应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三)主要目标
根据部、省统一部署,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完成市、县各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到2025年,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地方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评估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与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要求相适应,率先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
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南通全市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从规划层级和内容类型着手,把国土空间规划分为“三级三类”。“三级”是从纵向看,对应行政管理体系,分三个层级,就是市级、县级、乡镇级。“三类”是指规划的类型,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的专项规划。总体规划强调的是规划的综合性,是对一定区域,如行政区全域范围涉及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做全局性的安排。详细规划强调实施性,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包括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依据。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将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进行管理。相关的专项规划由自然资源部门或相关部门来组织编制,譬如交通、水利等等,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专门性安排。
三、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其报批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要承担市级层面的战略引领和底线管控功能。要明确区域的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规划分区、重大要素配置,对市域范围内的核心指标、市域三线、结构性绿线蓝线紫线进行管控。市政府组织编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省政府审批。在市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同级政府审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其他部门,组织编制以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为主的专项规划,报同级政府审批。由市其他部门组织编制的相关专项规划,在编制和审查过程中应加强与有关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及“一张图”的核对,批复后纳入同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及分区规划承担承接传导和统筹协调功能。县(市)政府组织编制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含城关镇),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设区市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政府审批。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承担空间落地和实施操作功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可与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合并编制,统筹划定“三线”。确有需要单独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关镇除外),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报设区市政府审批。涉农街道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乡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的国土空间规划要落实历史文化保护要求,报省政府审批。乡镇政府可以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组织编制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报县级政府审批。历史文化名村所在地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应当落实历史文化保护要求,报省政府审批。
四、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进展情况
作为原住建部城市总体规划改革与原国土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革双试点城市,我们前期与编制单位一同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启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我们迅速确定了编制单位,明确了由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共同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一)完成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
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全国试点城市,我市根据南通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六个维度指标体系,全面总结分析国土空间资源开发保护的主要问题,提出创新规划的对策、技术和方法,形成评估报告并上报。目前,根据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试行)》,我们与编研单位一同完成了评估报告的深化完善工作。各县(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报告也已汇总至市,我局按照相关要求将把本年度市级、各县(市)现状评估报告上报。
(二)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双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通过揭示现状资源环境禀赋的优势和短板,引导国土开发格局重构,优化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确定城市的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的极限容量规模。我们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单位对接交流,明确了由省土勘院牵头完成我市“双评价”工作。我们已与省土勘院工作团队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明确了技术路线、基础资料要求。目前,相关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双评价”报告初稿将于本月底提交审议。
(三)开展国家级生态红线评估调整
根据部、省要求,开展了我市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核实工作,对基础数据准确性、调整方案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与实际存在矛盾冲突的图斑进行了调整完善。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建议报告等成果已于8月底报市政府同意后上报省自然资源厅。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工作,各地正根据省要求进行完善,预计近期形成成果经市政府同意后上报省厅。
(四)全面推进县(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为落实上级要求,7月30日我们召开了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推进会,部署下半年全面启动县(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各地启动编制单位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等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自上而下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
(五)建设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根据部要求,我们在原“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基础上,转换坐标,以三调阶段性成果为底图,构建基础信息平台,探索项目生成、审批、监管全流程的运用体系。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大家对南通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有力支持,发表了许多宣传推广南通规划建设成果的的新闻报道,我们深表谢意!我们真诚希望新闻界的各位朋友继续关心支持,积极参与并采访报道南通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让市民了解规划,参与规划,让规划更科学、执行更到位。
谢谢大家!
司祝建:
刚才,魏局长就南通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规划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进展等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有问题提问的记者朋友请举手示意,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南通日报记者:
本次国土空间规划的特点是什么?
吴刚:
有以下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多规合一,将原有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规划统一整合为一个空间规划,解决原有规划体系存在的冲突问题;二是坚持自上而下,按照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体系,根据各自层面的管控要求逐级编制空间规划;三是坚持全域覆盖,将原来分散规划的城乡、陆地、海洋等全部纳入一张蓝图管理,实现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四是坚持边界管控,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做到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五是坚持指标约束,严格按照部、省逐级分解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控制指标,合理确定规划功能分区,落实资源保护任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六是坚持动态监测,以规划定期评估制度为基础,对规划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预警,实现规划全生命周期管控,有效提升规划实施效能。
媒体记者: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后,其他专项规划如何与之协调?
章平:
专项规划应服从总体规划。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的海岸带、林业、城市综合交通、轨道交通线网、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殡葬、养老、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军事设施、以及文物保护等相关专项规划,要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其主要内容要纳入详细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由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要求。
司祝建: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安排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会后与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交流。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