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赋能环境执法 打造生态名片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2-01-13 字体:[ ]

2021年,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局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实现执法工作由突击性向长效化转变,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改善。

科技赋能,网格监管精准施策。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加强综合执法监管平台、大数据的运用,借助走航监测、无人机航测、自动监测监控、用电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精准排查企业3487家次,查办数据异常件325件,实现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击的准确性、时效性,让违法排污无所遁形。

联动赋能,利刃出鞘携手共治。开创海门“环保+海警”合作模式,加强与海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以及发改委、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合作联动,整合执法资源、凝聚执法合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1次,实施行政移送4起、刑事移送7起。进一步规范联动执法工作机制,提高环境问题整治能力,丰富现场检查专业视角,实现生态环境的携手共治。

服务赋能,惩教结合以案促改。在保持执法高压态势的同时,坚持执法帮扶同向发力,从源头上精准发力,“一企一策”助力整改,提升污染治理水平,为企业绿色发展铺路架桥。“牵线搭桥”农产品企业和水务公司,减轻农产品公司污水处理成本,提高水务公司污水“营养剂”处理效率,达标排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稳控投诉减少环境信访。实现了产污企业、治理企业、生态环境、群众信访“四方共赢”。

文化赋能,营造知法守法氛围。积极开展环境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战”和“人海战”,增强群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培育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益林,打造集环境普法、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新阵地;加强主流媒体宣传,用好新媒体,构建网络传播主阵地;整合资源,打造五大宣传队伍,实现“专家队伍权威解读、记者队伍新闻发布、通讯员队伍信息收集、网络宣传队伍回应社会关切、环保志愿者队伍公益活动”五轮齐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日渐成为规范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精神力量。

赋能环境执法 打造生态名片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2-01-13 字体:[ ]

2021年,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局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实现执法工作由突击性向长效化转变,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改善。

科技赋能,网格监管精准施策。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加强综合执法监管平台、大数据的运用,借助走航监测、无人机航测、自动监测监控、用电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精准排查企业3487家次,查办数据异常件325件,实现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击的准确性、时效性,让违法排污无所遁形。

联动赋能,利刃出鞘携手共治。开创海门“环保+海警”合作模式,加强与海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以及发改委、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合作联动,整合执法资源、凝聚执法合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1次,实施行政移送4起、刑事移送7起。进一步规范联动执法工作机制,提高环境问题整治能力,丰富现场检查专业视角,实现生态环境的携手共治。

服务赋能,惩教结合以案促改。在保持执法高压态势的同时,坚持执法帮扶同向发力,从源头上精准发力,“一企一策”助力整改,提升污染治理水平,为企业绿色发展铺路架桥。“牵线搭桥”农产品企业和水务公司,减轻农产品公司污水处理成本,提高水务公司污水“营养剂”处理效率,达标排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稳控投诉减少环境信访。实现了产污企业、治理企业、生态环境、群众信访“四方共赢”。

文化赋能,营造知法守法氛围。积极开展环境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战”和“人海战”,增强群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培育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益林,打造集环境普法、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新阵地;加强主流媒体宣传,用好新媒体,构建网络传播主阵地;整合资源,打造五大宣传队伍,实现“专家队伍权威解读、记者队伍新闻发布、通讯员队伍信息收集、网络宣传队伍回应社会关切、环保志愿者队伍公益活动”五轮齐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日渐成为规范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精神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