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海门区获评废旧农膜回收“省先进”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3-11-18 字体:[ ]

日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成效评估结果的通知》,海门区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2年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成效先进区。

2018年以来,海门区扎实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大力开展培训宣传和联合执法行动,有效规范了农膜经营市场,农民回收废旧农膜意识不断增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稳步提升,连续四年获评省先进区。

2022年,海门建成了废旧农膜区级运营中心1个,区镇回收站25个,村级回收点231个,形成“户拾拣-村收集-镇回收-区处置”的四级回收处置营运模式。全区回收各区镇废旧地膜超1070吨,去杂、清洗后废旧地膜净重约310.6吨,回收率94.29%,交由南通用真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处置,加工成再生塑料粒300吨,用于光缆线外套原材料,实现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

为减少传统PE地膜覆盖产生的残膜对环境的污染,示范推广了全生物降解膜、“一膜两用”“一膜多用”等地膜减量替代技术,实现了PE地膜覆盖面积逐年减少,2022年地膜覆盖面积4.3631万亩,较2018年减少了21.3%。

为动态掌握地膜土壤残量情况,在三厂街道中兴村草莓基地、常乐镇常中村西瓜基地、海门街道高桥村茄子基地建立废旧地膜土壤残留原位监测点,对地膜土壤残留情况进行动态监测,2022年废旧地膜土壤残留小于每亩0.31千克,呈逐年下降趋势。

为从源头上确保废旧地膜可回收,2023-2024年,海门区实施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专项——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应用试点项目,在设施草莓、西甜瓜生产上全区整体推广厚度0.015毫米的加厚高强度地膜,计划应用3万亩,中央财政资金给予补贴30元/亩。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中,实施后将进一步推进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海门区获评废旧农膜回收“省先进”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3-11-18 字体:[ ]

日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成效评估结果的通知》,海门区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2年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成效先进区。

2018年以来,海门区扎实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大力开展培训宣传和联合执法行动,有效规范了农膜经营市场,农民回收废旧农膜意识不断增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稳步提升,连续四年获评省先进区。

2022年,海门建成了废旧农膜区级运营中心1个,区镇回收站25个,村级回收点231个,形成“户拾拣-村收集-镇回收-区处置”的四级回收处置营运模式。全区回收各区镇废旧地膜超1070吨,去杂、清洗后废旧地膜净重约310.6吨,回收率94.29%,交由南通用真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处置,加工成再生塑料粒300吨,用于光缆线外套原材料,实现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

为减少传统PE地膜覆盖产生的残膜对环境的污染,示范推广了全生物降解膜、“一膜两用”“一膜多用”等地膜减量替代技术,实现了PE地膜覆盖面积逐年减少,2022年地膜覆盖面积4.3631万亩,较2018年减少了21.3%。

为动态掌握地膜土壤残量情况,在三厂街道中兴村草莓基地、常乐镇常中村西瓜基地、海门街道高桥村茄子基地建立废旧地膜土壤残留原位监测点,对地膜土壤残留情况进行动态监测,2022年废旧地膜土壤残留小于每亩0.31千克,呈逐年下降趋势。

为从源头上确保废旧地膜可回收,2023-2024年,海门区实施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专项——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应用试点项目,在设施草莓、西甜瓜生产上全区整体推广厚度0.015毫米的加厚高强度地膜,计划应用3万亩,中央财政资金给予补贴30元/亩。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中,实施后将进一步推进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