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帮我挑几只鲜活的!”昨天中午,位于崇川区的盒马鲜生王府广场店内,张牙舞爪的梭子蟹在水缸中活力十足。水产区工作人员一边为顾客挑选打包标价为39.9元/斤的鲜活梭子蟹,一边介绍:“您看这批吕四港梭子蟹,都是今天凌晨刚到店的。”
为保障线上订单的梭子蟹鲜度,门店特别配备了“氧气包”配送系统,确保活鲜到家仍能保持最佳状态。工作人员介绍,自8月5日中午12点开捕后,“离水鲜”梭子蟹次日凌晨便已到店。这意味着,在12个小时内,启东沿海海鲜就登上了市区市民的餐桌。
作为首批国家级中心渔港,吕四渔港的年海洋捕捞量占江苏全省的三分之一,渔业经济年总产值逾50亿元。从渔港出发,海上航行6—7小时,便抵达了孕育品质最佳的梭子蟹海域。南通海鲜的鲜速之旅便始于此。
“今年真是一个大丰收!”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介绍,当前吕四渔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日均外来采购车辆、人员数量翻番,单日梭子蟹交易量突破800万斤,是往年的6—8倍,“现在吕四港口每天船多、人多、车多,加海水的车辆差不多能排队2公里。”
自8月5日“小开捕”以来,160艘专业收鲜船每日往返吕四渔港,单船载量约6万斤。捕捞网集中在长江口区域,浙江、福建八成以上的捕捞船都会在吕四港口外渔场作业,捕捞后集中进入吕四渔港进行交易。
据启东市渔业商会会长兼副秘书长潘志军介绍,这些满载而归的渔船集中驶入吕四渔港后,60%的活鲜会通过盒马等商超直采中心、水产市场等渠道,24小时内发往长三角、东北、华东、福建,48小时抵达四川等内陆地区;剩余40%的渔获则进入本地加工厂,制成蟹酱、蟹块等产品,部分远销韩国。
海鲜之鲜,在于“鲜”“活”二字。在盒马吕四港直采中心,一派热火朝天却井然有序的景象。工人们先将新鲜“上岸”的梭子蟹放入冰水降温,再由经验丰富的当地渔民过秤检查重量和“缺腿率”,待全部分选完成后,便开始打包送往全国各地。
据估算,这批梭子蟹在上岸后2—5个小时内,就能运达上海、杭州等华东城市的盒马门店,再通过新建产区、新增运输专线等全链路提速保鲜,在最短时间内陆续将活鲜送上全国餐桌。
为了让码头更好“连接”餐桌、保持梭子蟹的高品质,盒马通过全链路优化实现了极速配送。据了解,一方面,盒马对运输水车的加氧、温控、气动海水循环等设备进行改造,实现了全程监控智能调整,同时使用帝王蟹等高端海鲜御用的海水蛋白分离器,最大程度还原海水环境。另一方面,2024年,盒马的全国活鲜配送专线已升级至19条。得益于此,梭子蟹上岸后2—5小时便能运抵上海、杭州等华东城市门店;而针对成都、重庆等内陆城市,通过新建产区就近配送与运输专线直达的双重叠加,配送时间比以往提速了10多个小时。
当鲜活的梭子蟹抵达全国各地的盒马门店,服务的“最后一环”无缝衔接。入缸后,百余位专业“挑蟹官”不仅实时监控蟹的品质,更可协助顾客挑选。不仅如此,盒马还提供多种“现买现吃”的餐饮加工服务,让消费者即刻享受来自黄海的美味。
从黄海之滨的吕泗渔场出发,南通海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鲜度“游”向全国餐桌。从渔船卸蟹到收鲜分拣再到运输配送,“盒马模式”是更多南通沿海优质水产“从海洋走向餐桌”供应路径的缩影。
以国安水产有限公司为例,自“小开捕”以来,公司每天能收获300多万斤的梭子蟹,国安水产负责人徐红英介绍,公司现有约20艘收鲜船,梭子蟹刚上岸就被商贩们一抢而空。自留的鲜货一部分通过自有水产保鲜车直发大连、秦皇岛、青岛、天津、北京等地,另一部分供应本地及周边市场。当前,公司每天有50名工人同时作业,确保鲜货及时处理入库。
南通海鲜的“鲜”速网络仍在扩展。今年盒马扩建了江苏吕四港产区,这意味着,新鲜捕捞的梭子蟹分拣后运往广州、深圳以及西南城市的路径更短、时效更快,南通海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鲜度,“一键直达”全国市民的餐桌,将“南通鲜味”打造成一张覆盖全国的美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