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报讯(记者 袁晓婕)“在当前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市委决定开展‘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是给广大党员干部打了一针‘强心剂’。”19日,崇川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作为苏州率先发展精神的缩影,与他们相比,崇川开发区干部队伍的拼搏干劲还不够高涨,抢先机占高地的举措仍显保守。
围绕全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发展目标,崇川经济开发区今年将围绕“开发区在全市考核进前5,全年招引5个20亿元以上项目”的发展目标,全面吹响“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进军号,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
近年来,崇川经济开发区围绕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全市其他省级开发区相比,其地位和作用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今年1月,崇川经济开发区迎来体制改革,调整后的崇川开发区拥有更完善的体制机制、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充实的人员力量,也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急需一支本领过硬、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虎狼之师”。“点燃二次创业激情之火,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精神状态投身发展大潮。”王晶说,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锤炼、激发开发区人的“狼性”特质,践行“登高望远、勇毅精进”的新时代崇川精神,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努力补齐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提升专业化、精准化招商水平。
“我们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回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本位,重点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着力提升项目质效。”王晶说,崇川经济开发区将一方面持续做大做强新材料、智能装备特色主导产业,一方面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等新兴产业,积极探索具有开发区鲜明特色的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