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前上班,总要从西边绕,这条路建好后,我直接从人民路过来,方便多了。”提起公司西侧新修建的通欣路,崇川经济开发区京源环保的员工倪进涛忍不住点赞。
交通出行事关百姓民生、城市发展。崇川区将道路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计划新建、改造配套道路29条,进一步完善路名牌、警示桩等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区管道路雨水管网缺陷整改,对行道树补植绿化。通过“建好路、养好路、美好路”,持续为百姓群众打造“畅、安、舒、美、绿”的出行环境。
建好路,畅通交通微循环
7月27日,城市嘉苑西侧、金辉花园东侧的嘉辉路上,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加紧为钢筋砼检查井进行配筋作业,数台挖土机挥舞着“臂膀”开挖雨污水管道。
“这条道路属于城市嘉苑、金辉花园两个小区的进出干道,由于多年失修,道路破损坑洼,影响居民出行。”文峰街道春晖社区主任陈汉彬说。两个小区居民多次向社区反映,改造道路的愿望强烈。今年上半年,崇川区市政和绿化管理局将其纳入了改造计划。计划利用180天的时间,进行道路拓宽、平整和硬化。
城市交通好比人体的经脉,支线路网则好比城市交通网的毛细血管,城市交通网的畅通,事关市民出行便捷。区市政和绿化管理局市政科张晨介绍,随着近年来该区不少新的商品房、文旅等项目的落地,配套道路需要建设到位,另外,一些断头路、群众改造呼声较大的道路,也需要及时进行整改。
完善交通路网体系,畅通交通微循环。今年崇川区计划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对小区内部楼前楼后道路采取管线下地、改造、加铺沥青等措施进行更新。目前通欣路已竣工,嘉辉路、纬六路、船闸东路等15条道路施工在推进中,支三路等13条正在进行前期研究。
养好路,持续提升路况水平
根据管道缺陷,剪裁适合的毡布,涂抹树脂固化的修复材料,裹在修复气囊上送到待修复点位,再对气囊进行充气,让修复材料和毡布紧紧贴在管道壁上……7月25日晚,崇川区永福路上,数名施工人员正在对该条道路进行非开挖式维修。
“在前不久的管道CCTV检测中,我们发现这条路的雨水管网出现了脱节、变形、破裂等问题。”崇川区城建中心沙峥峥介绍,类似的雨水管网问题道路,崇川区今年计划维修27条。
道路建好更需要养护好。随着道路使用年限增加、路面车辆核载日积月累,很容易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尤其是雨水管网,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变形破裂后,会造成流水堆积,产生地面坍塌等问题。为此,崇川区积极做好市政道路养护、雨水管网检测。
今年以来,崇川区组织开展市政道路、桥梁维修,完善路名牌、警示桩等交通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已经实施了143条道路的探地雷达检测,并针对性地进行部分道路修补。发现需要维修桥梁178座,其中危桥5座,目前完成桥梁维修30座,计划于11月底前全部完成。新建道路标杆149套,完善路名牌141块,设置警示桩51根、减速垄29米、护栏35米、爆闪灯7个、广角镜2块。
对于雨水管网检测,崇川区从2018年至今,利用管道机器人、潜望镜等智能设备,完成了全区全部315条区管道路的CCTV检测,根据道路病害等级等情况,进行开挖式和非开挖式维修。其中,288条已修复结束。今年计划对剩余的27条进行修复。
美好路,打造绿色风景带
两排香樟树散开茂盛的枝叶,犹如一把把大伞矗立在新和路上。“原来的树木没这么茂盛,现在整条道路看上去都美美哒。”家住吴中豪景华庭的居民肖洋如是说。
美好的道路环境能带给市民舒畅的出行心情。崇川区注重美化道路环境,打造出行绿色风景带。“所有的区管道路,我们在建设的时候,都会精心挑选种植香樟、法桐、榉树等行道树。”区城建中心绿化养护科科长陈超说,今年,该部门在道路养护摸排中,发现不少主次干道存在行道树枯死、缺株、残疾等现象,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主城区道路绿化景观效果,今年3月,启动了行道树更换补植专项行动。
经过摸排,全区有63条道路的行道树需要更换补植。此次更换补植,保持与原有行道树统一种类、统一规格。计划补植643棵树,上月底已全部更换补植完毕。
打造绿色风景带,崇川区还积极配合交警部门大力实施“透绿畅行”专项整治行动。对遮挡交通标志、影响交通视线的行道树进行修剪。今年以来已修剪行道树200多棵。“修剪一新的树木看上去更清爽了,点靓了道路景观。”市民王燕说。
日报记者 陈静 日报通讯员 陆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