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南通首条自主规划建设的铁路专用线
“通海铁路”一期工程开通运营
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20 字体:[ ]

昨天,南通港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简称“通海铁路”)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并举行首列首装现场会。作为南通市自主规划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专用线,该项目的投运标志着南通港集疏运体系取得关键突破,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一条“钢铁动脉”。

通海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接轨宁启铁路二期海门站,南至通海港区作业站,线路全长约24.481公里,概算总额约29.54亿元。自2020年5月底开工以来,全程实现“零安全事故、零质量问题”的双零目标,并于2025年3月28日通过正式验收,4月取得上海铁路局线路开通批复,6月完成货运开办手续,全面达成开通运营条件。项目于10月起投入试运营,系统检验并完善了运营流程。

“通海铁路开通运营后,南通将实现沿江沿海方向铁路进港,这对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促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具有重大意义。”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处副处长阎恺表示,我市将加快推动港口铁路一体化运营和多式联运信息互联互通,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产业优势。

作为国家《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的行动计划》14条重点铁路项目之一,该专用线的定位至关重要。据南通港通海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建介绍,项目旨在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构建“海进江、江出海”的江海联运体系。他表示,公司将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辟新的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中欧接续班列以及中西部地区大宗货物运输专列,为地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南通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玉强表示,南通港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构建“公铁水”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新格局,为推进南通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南通首条自主规划建设的铁路专用线
“通海铁路”一期工程开通运营
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20 字体:[ ]

昨天,南通港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简称“通海铁路”)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并举行首列首装现场会。作为南通市自主规划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专用线,该项目的投运标志着南通港集疏运体系取得关键突破,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一条“钢铁动脉”。

通海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接轨宁启铁路二期海门站,南至通海港区作业站,线路全长约24.481公里,概算总额约29.54亿元。自2020年5月底开工以来,全程实现“零安全事故、零质量问题”的双零目标,并于2025年3月28日通过正式验收,4月取得上海铁路局线路开通批复,6月完成货运开办手续,全面达成开通运营条件。项目于10月起投入试运营,系统检验并完善了运营流程。

“通海铁路开通运营后,南通将实现沿江沿海方向铁路进港,这对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促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具有重大意义。”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处副处长阎恺表示,我市将加快推动港口铁路一体化运营和多式联运信息互联互通,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产业优势。

作为国家《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的行动计划》14条重点铁路项目之一,该专用线的定位至关重要。据南通港通海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建介绍,项目旨在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构建“海进江、江出海”的江海联运体系。他表示,公司将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辟新的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中欧接续班列以及中西部地区大宗货物运输专列,为地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南通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玉强表示,南通港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构建“公铁水”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新格局,为推进南通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