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调查结果
南通市关于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问卷反馈报告
来源:市大数据管理局 发布时间:2019-12-27 字体:[ ]

活动时间:20191125 - 20191225

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垃圾分类问题丞需解决。当前,全国垃圾分类如火如荼,为更好地了解南通市垃圾分类的进展及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南通市政府网站于2019年11月25日至2019年12月25日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有135人参与,现将调查数据及占比公布如下:

1.您的性别:

    

1.png

 

 

2.您的年龄:

 

2.png

 

 

3.您的学历:

 

3.png

 

 

4.您的地区:

 

4.png

 

 

5.您对生活垃圾分类了解吗?

    

5.png

 

 

6.您在家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

    

6.png 

 

 

7.您周围有废品回收站吗?

    

7.png

 

 

8.您居住的地方有分类垃圾箱吗?

    

8.png

 

 

9.您居住的地方放置的分类垃圾箱数量如何?

  

9.png

 

 

10.您平时在外边怎么处理垃圾的?

  

10.png

 

 

11.您认为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这种做法有意义吗?

  

11.png

 

 

12.您所在社区有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吗?

  

12.png

 

 

13.如果您所在地区推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您持有什么态度?

  

13.png

 

 

14.您认为不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所引发的问题有哪些?

  

14.png

 

 

15.您觉得哪种垃圾分类的鼓励方式最有效?

  

15.png

 

 

16.您对现在投入使用的分类垃圾箱满意吗?

  

16.png

 

 

17.南通市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超7成,您觉得我市垃圾分类进展成果是否显效?

  

17.png

 

 

18.您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的?(多选)

  

18.png

 

 

19.您认为人们不按照分类扔垃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多选)

  

19.png

 

 

20.在分类垃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多选)

  

20.png

 

21.为了更有效的实现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多选)

  

21.png

 

 

22.关于垃圾分类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看法?

      对于此问题,南通市民积极建言献策,总结如下:

(1)学习日本等做的好的国家的经验,分阶段,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好;

(2)垃圾分类从小抓起,对在校学生开设垃圾分类的相关课程;

(3)完善分类垃圾箱的覆盖工作,方便居民就近投放分类垃圾。

 

二、总结分析

本次调查受众分布南通各个地方、各个年龄阶段,基本可以反映南通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大致认识。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有48.15%的市民可以准确选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70.37%的人知道家周围的废品回收站,因此在处理生活垃圾时,会将废品出售,但63.70%会将其余全部投放到垃圾桶,仅有6.67%的人会将其余垃圾分类后再投放到垃圾桶。

针对大部分市民没有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参加调查的市民居住的地方没有分类垃圾箱占51.11%,还有20%的市民不了解;分类垃圾箱的数量一般甚至极少,几乎找不到的总占比达75.55%,因此需加快分类垃圾箱的设置覆盖脚步。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南通市民普遍认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做法是有意义的,其中有高达83.70%的人认为非常有意义。对所在地区推行生活垃圾的分类,65.93%的市民愿意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大力支持,还有29.63%的市民愿意主动了解相关知识,但在实际行动方面有所欠缺,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参与调查的民众大多是通过电视广播(29.06%)、网络(32.46%)、家人或朋友(23.04%)了解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社区宣传教育的仅有25.93%,社区宣传工作还不够到位。南通市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超7成,但是仅有9.63%的人认为有效果,64.44%的觉得效果一般,认为没有效果的占25.93%。

从多选题的投票结果可知,不按照分类扔垃圾的原因有很多,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也存在多种问题和困难,需要多措并举,鼓励大家积极主动投身垃圾分类的行列。

 

三、相关建议

垃圾分类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垃圾分类任重道远。为使南通尽快形成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针对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缺失的问题,加大投入力度,全面覆盖。在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合适地点设置足够的分类垃圾箱;合理布局垃圾中转站场地的选址;适时向各家庭发放垃圾分类箱、专用垃圾袋等,方便市民投放分类垃圾。

二是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各单位、社区组织专家讲座,进行环保教育,发放简明易懂的分类手册;幼儿园及中、小学开设垃圾分类相关课程,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政府机关单位发挥示范作用,着力提高宣传工作成效。

三是建立健全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垃圾分类激励约束机制。推行积分换礼品的激励模式,根据投放重量和分类情况为居民记录积分,积分可用来兑换生活用品,对不按要求执行的也要适当予以惩罚;设立旧物交换平台,例如用塑料换塑料制品、用废旧电池换新电池等,推动市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全面养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