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人民政府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3-10 累计次数: 字体:[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现公布南通市人民政府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2011日起到20201231日止。

一、总体情况

2020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聚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以更高质量公开助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打造优质政务公开平台。有效发挥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府公报等平台作用,拓宽政务公开渠道。

  一是持续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完善集约化网站群标准化资源目录,打造“市县一体、互联互通”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府信息11826条、政策文件266个、办理留言6322件。修订《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测评指标体系》,加强内容保障、安全维护、监督管理、考核应用等工作。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实施方案》,及时调整信息公开平台栏目,规范网站栏目发布内容。南通市政府门户网站在中国优秀政务平台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活动中荣获中国“互联网+”特色政务平台。

  二是全面规范政务新媒体管理。深化政务新媒体基层减负工作,全年共清理整合政务新媒体159个,保留246个,整合率达41.1%,在全省政务新媒体抽查检查中连续四季度检查合格率达100%“南通百通”APP整合全市政务服务资源,丰富“掌上”办事服务事项,实现在线申办自助移车、医保挂号、公积金提取等770余项掌上便民功能。南通公安“微警务”上线12大类187项公共服务事项,平台用户关注数达164万人。

  三是强化政府公报服务公众功能。《南通市人民政府公报》突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等市政府重要政策文件发布、解读工作,推动政策落实,发挥政策效应,切实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以赠阅为主要发行方式,赠阅范围覆盖至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政务服务大厅等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和公共服务场所。2020年共刊登地方法规及规范性、政策性文件120篇。

(二)推进政务服务透明运行。坚持以公开促服务,聚焦服务更加透明化、亲情化、便捷化,大力实施政策集成、流程再造、硬件升级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南通市“四级四同”版依申请权力事项清单,发布1062项“四级四同”版依申请权力事项清单、958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梳理编制《在扩大试点地区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市级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100项,审批时限再压缩45.6%。在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南通在推动“放管服”、商事制度等改革工作中成绩突出,成为全省设区市中唯一在两项改革中荣获督查激励的地市。

  二是全力推动“一件事”改革落地。出台《南通市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优化政务服务行动方案》和《南通市政务服务“一件事”改革实施办法》。找准企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梳理法人、个人“全生命周期”,项目“全流程建设”等“一件事”清单,建成工伤认定、新生儿等“一件事”专项办件系统。先后发布三批共55个“一件事”服务标准,精减申请材料超50%,企业群众跑动次数减少70%以上。

  三是着力完善线上线下配套服务。拓展一窗分类受理模式,设立市场准入、不动产交易、交通运输等“一窗受理”专区,92%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实施“一网通办”,完成“南通百通”与江苏政务服务网APP对接工作,实现江苏政务服务网APP南通站点1400多项事项指南可查询,900多项可办理。建成“全天候”政务驿站,开辟自助服务大厅,配备自助设备,为办事群众24小时提供公积金查询打印、增值税普通发票代开、涉税信息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打印、社保查询打印等自助政务公开查询服务。

(三)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将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着力点,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作用,提升公开效果,增强政府公信力。

  一是深化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依托市县“1+8”平台体系,打造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各类交易事项网上办理比例达90%以上。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息库,目前在库投标人、供应商信息3.2万余条。2020年,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共发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64253条,其中: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信息17296条,政府采购信息17268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信息1216条,国有产权交易信息1787条,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信息129条,国有企业非生产经营货物服务采购信息1496条,排污权交易信息74条,海域使用权交易信息10条,其他交易信息24977条。

  二是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全年共主动公开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审批125件、建设项目环保审批140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233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竣工备案103件,平均办理时间1.5个工作日左右。

  三是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切实做好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灾害事故救援、公共文化体育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卫生健康领域,主动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动态,普及防病知识,提振抗疫信心。在生态环境领域,加强重要环境信息动态发布,重点公开环境质量、建设项目、污染源监管、行政处罚、环保督察等各类环境信息530条。在教育领域,重点公开政策文件、招生招考、教师招聘、义务教育学区划分等信息60余条。市信用平台累计归集“双公示”数据329万余条,其中行政许可268万余条,行政处罚61万余条。

(四)加大政策发布解读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强化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重要信息权威发布。完善市政府网站政府文件库,2020年,对266个市级政府文件、687个县(市)区级政府文件、792个市级政府部门文件进行归集发布。全市各级行政机关通过政府网站累计主动发布各类政府信息158万余条,市政府门户网站日均访问量12万次。

  二是重大活动主动公开。针对重大活动开展、重大政策出台,通过在线访谈、主要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公开,共举办相关市领导和部门及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出席的新闻发布会41场、在线访谈25次,市主要领导接受媒体采访、出席新闻发布会10余次。

  三是重点政策多元解读围绕养老服务、土壤污染防治、支持外贸企业等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通过场景式问答和政务新媒体全渠道向社会发布。市政府、市政府办出台重要政策文件解读率达到100%。各级各部门发布政策解读1603篇,其中政策简明问答131篇;市本级发布政策解读203篇,其中政策简明问答57篇。

(五)夯实公开工作基层基础。深入实施新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出推动政务公开向质量型转变等4方面12项工作任务,均得到有效落实。

  一是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质效。出台《南通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规范》,厘清办理类型,明确实施路径,延伸便民服务,完善格式文本,努力提升全市依申请公开的依法办理水平。2020年,全市各级共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201件,同比下降15.5%。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受理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178件,同比下降15.2%

  二是推进基层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召开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调研座谈会,梳理细化26个重点领域政务公开事项,统筹做好全市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编制工作。全市共有188个部门、116个乡镇参与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编制工作,完成标准目录成果356个,其中,扩权街镇目录成果7个,一般街镇目录成果120个。

  三是加强政务公开督查考核。将政务公开重点工作纳入市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和县(市)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按季度对全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全覆盖检查,下发季度通报4期,督促整改交办单9份。对各地、各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组织专项测评和社会评议,并及时通报反馈相关结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制作数量

本年新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1

1

7

规范性文件

94

94

679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578

-296

1455371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1338

-683

3238756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10822

-5293

1678303

行政强制

551

-271

37541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

行政事业性收费

179

-29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7063

1248543.0090万元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 企业

科研 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3706

364

1

11

60

17 

4159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138

17



161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1337

225


59

1634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277

11


 1


291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1






1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8






8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9

1





1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12






12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19






19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17

1

 1




19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27






27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63

2





65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1642

111


 1

 7

1762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42



3



 45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17

 1




 1

19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88





89

2.重复申请

96 

 10





 106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2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54 






54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6






 6

(六)其他处理

127




 2

132

(七)总计

3744

366

 60

21

4201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100

15




119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116

8

45

9

178

78

14

0

0

92

29

2

0

0

31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0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基层政务公开的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政策解读和政民互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政务新媒体的政务服务功能仍需进一步增强等。

2021年,我市将切实按照中央、省部署要求,进一步抓好新条例全面贯彻落实,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公共企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服务意识,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二是持续提升政务公开应用水平。进一步调整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栏目,以简明问答为基础,探索建立专题政策库,加强人工智能在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的应用,探索政务信息的精准查询、定向推送。三是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行,丰富政务新媒体的功能设置,突出民生事项,优化掌上服务,更好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